持续走高的商品价格仍然面临压力。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2021年将成为“双拉尼娜年”。
市场对于能源价格推升的担忧加剧,那么“拉尼娜”现象究竟将如何影响商品价格?
厄尔尼诺/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偏暖/冷的现象,是气候系统年际变化中的最强信号。
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平时更高时,通常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中、东太平洋海温比平时更低时,通常会发生拉尼娜现象。
新华社文章显示: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而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常年同期会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不过和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发生时,对气候的影响相对温和。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在今年底之前,1950年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过16次,上一次即为去年8月到今年3月。
对于今冬二次出现连续的拉尼娜现象,研究称并不罕见,可以称之为“双底”。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NOAA编制的ONI指数可以用于观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当这一数值低于-0.5°C时,被定义为拉尼娜现象。
如果将ONI指数与原油价格同比叠加,可以观察到比较高的同步性。
ONI指数对于原油同比具有3个月左右的领先性,与CPI同比的正相关性也很高。当前,这一指数在-0.5的分界处,后续冬季若ONI指数继续向低温方向增强(目前看概率较高),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在冬季结束前出现大幅回落的概率较小。若油价维持在80美元/桶上方,照此测算的PPI同比在四季度存在一定的冲高压力。
兴业证券的研究则显示,石油、煤、天然气、铜和铁矿石等品种在历次拉尼娜现象中上涨概率超过50%。该现象对铝的价格影响不显著。
分析师继续研究了拉尼娜现象的滞后效应,并统计了7种能源金属产品在拉尼娜谷值后1、3、6个月以及1年的价格走势。
研究显示,拉尼娜谷值后6个月内所有品种上涨概率均大于50%,但6个月后上涨概率开始出现明显分化。
除天然气的强势能够延续之拉尼娜谷值后一年外,其余品种均在6个月左右达到最大,之后出现回落。
关于拉尼娜指数对于USDA月度供需报告提供的全球常用粮食作物的影响,兴业证券分析师选取了小麦、粗粮、玉米、大米、棉花和白糖这六个品种在1980年以后的价格作拟合分析。
数据显示,在所有拉尼娜时段中,六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概率均超过50%,不过其中大米、棉花上涨的概率略低于其他四种农产品。在历年的上涨品种占比数据中,上涨品种占比超过2/3的次数有8次,占统计次数的2/3。
分析师同样研究了该现象的滞后效应。在拉尼娜谷值后1、3、6个月以及1年的统计数据中:
除大麦外,其余5种农产品在谷值后短期内1至3个月内上涨概率较大,6个月后上涨概率明显下降。除白糖外,其余5种农产品均在拉尼娜谷值后6个月的涨幅最大,且均超过非拉尼娜时期。
此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切换与农产品价格的相关性也较高。研究显示,农产品价格倾向于在厄尔尼诺峰值附近达到价格的阶段性底部,并于拉尼娜谷值附近达到阶段性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