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越剧作为中国五大戏剧之一,素有“第二国剧”之称,戏迷可谓不计其数。在上城区采荷街道江汀社区,就有这样一位痴迷越剧的老人,79岁的高龄、66年的戏曲渊源、近30年的传承坚守,一直致力于戏曲传承的她,成长于戏也奉献于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缘起13岁 没有戏没有舞台 她不知该怎么活
刘晓凤13岁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嘉兴当地的越剧团,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学习唱戏、勤学苦练。早上洗漱完开始练功,吃完早饭开始练嗓;上午练习“把子功”“毯子功”,下午再不停重复排练动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复一日中,她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学生,慢慢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戏曲导演,并在省级戏剧节中荣获大奖。
“记得当年我表演《盗仙草》,做翻下来这个动作时,脚脱臼了,但也没想那么多,还是坚持演下去了,演出一结束,人就昏倒了。”回顾这一路的艰苦,刘晓凤只简单讲了这一句话,只言片语中,满是“热爱”。
对于这位老人来讲,没有戏、没有舞台、没有排练场,她不知道该怎么生活。“唱越剧是我的职业,也是我唯一的爱好,越剧文化需要我们老一辈来弘扬,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越剧、爱上越剧,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事。”1996年,刘晓凤退休,致力于越剧传承与教育事业渐渐成了她晚年的全部。
进大学、进小学 收获一批小徒弟
创办戏曲社 化身学员们的“妈妈”
“退休之后,我先是去杭州下沙大学城,为大学生社团培训,收获了一批爱好越剧的大学生徒弟,后继有人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眼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了越剧,这也让刘晓凤切身感受到了一个事实——传统戏剧的精粹可以和新时代相融相连,唱念做打间的“大美”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能打动人心,年轻人们在感受传统气息的同时,戏曲同样保持了新鲜活力。心里诞生了这个念头后,刘晓凤又想到了社区居民还有小学生们。
2004年,在她的推动下,江汀社区有了自己的越剧戏曲队,随着规模壮大,2008年戏曲队更名为“月越乐”戏曲社。而自从当了团长以后,为尽可能繁荣社区越剧文化,她一直坚持免费给喜爱戏曲的居民们培训。培训过程中,刘晓凤不仅是大家的老师,也是大家的朋友。培训结束后,刘晓凤常常会自掏腰包买菜,留学员们在家吃晚饭,时间长了,她成了不少人的“妈妈老师”。“学员们都很喜欢越剧,有些是从小就很喜欢,我既然有能力,就要尽力帮他们。”刘晓凤说。
2006年,刘晓凤被富春第四小学聘为越剧老师,在给孩子们训练时,她更是格外用心,不停示范、讲解一个又一个动作,并加入现代元素进行曲目创新。其间,她还带领孩子进社区表演,精彩有趣的节目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喝彩,亦让孩子们信心倍增。
“这么多年来,社区给予了我非常大的支持,18年来一直在帮我们推广越剧、联系演出,还给我们提供了免费培训场地,空调等基础设备一应俱全,真的特别感谢社区,让这一切都比较顺利。”刘晓凤感叹,戏迷唱得有劲、观众听得尽兴,越剧想真正走进当下居民的生活,仍有不少路要走,而她则会一如既往的坚持。
因为常年唱戏,风里雨里来回奔波,刘晓凤的颈椎、腰椎都落下了毛病,但伤痛始终无法减少她对越剧艺术的追求、对戏曲舞台的痴爱。与人们常说的“热爱和钟情是两回事”所不同,刘晓凤却能将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她的一生一心一意只为越剧。(商报实习记者 江晓微 通讯员 李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