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优化养老助老服务 为老服务设施“出圈”获赞
来源:文汇报 | 2021-10-21 10:45:48

上海的老年食堂也“出圈”了。最近,拥有千万级粉丝的社交媒体博主实地“打卡”沪上某社区老年食堂,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为老、助老、养老的服务举措,缘何引得年轻人“叫好”?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超大城市服务老年群体从思维到手势的转变——更注重以老人视角、老人体验出发,在实践中反复琢磨细节、统筹资源,更精准更精细,也更智慧更多元,牢牢“兜”住老人日常所需的基础上,精准回应老年群体的诉求,更“破圈”产出“宝藏级”的好产品、好口碑。

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推全市层面的为老服务资源提质增效。从内嵌在里弄深处的互联网医院,到“一键呼叫”的各类高频生活事项,新形态、新模式迸发,服务响应速度变快,可选清单变长……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源深嵌,“螺蛳壳”里造出“新网红”

对选择“原居安老”的老人而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对接需求与资源的枢纽。

为提升家门口为老服务资源“神经末梢”的服务能级,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今年正式启动“微日托”项目。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就近就便在家门口接受日间照护。在服务清单遴选中,各站点纷纷定制各自特色,譬如,陕北乐龄家园在搜集老人建议基础上,为其精准配送“手机课”。不少老人上完课仍意犹未尽,为此站点还专门加出了长达半小时的“补充课时”。

枢纽,意味着链接更多的烟火日常。闵行区古美路街道以“嵌入式布局,开放式运营”为路径,全力打造“15分钟老年宜居生活圈”。实践中,该街道以“融”为手段,将服务政策、机构资源、企业服务深度融合。卫生健康、民政、社会餐饮……不同领域的力量碰撞出种种“化学反应”,产出了更多能“黏”住老人的综合服务站点。

精准精细,“经验值”化作服务标准

在上海,多年为老服务探索积淀下的“经验值”,正化为一项项可复制推广的科学指标、一个个关乎老人生活感知的具象数字,养老服务由此实现“可感可知”。

全市层面,为确保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各类标准平台不断涌现。

宝山区率先创新实施“银龄居家宝”项目。试点中,一份囊括了紧急呼叫、家电维修等52项生活服务的清单输送至70岁以上老人家中。老人一次次点单,后台系统实时记录,助力精准精细配给服务资源,也为提升服务质量而设立标准。针对养老护理员的线上签到签退和服务定位,搭配线下第三方高频次回访,让服务质量监管也有了得力“抓手”。

在徐汇区,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合,共同加强对28家医养结合机构的质量提升和服务监测。

位于闻喜路上的彭三社区长者食堂,运营方结合服务实践打磨出一套科学的《社区食堂服务标准体系》,涵纳90条细分标准。该项目成了上海首个社区为老助餐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试点,此前顺利通过验收。“天气凉了,东北大米冷得快,咬上去容易硬”,针对老年居民反映的情况,最近食堂厨师董钧棠还在摸索升级版,将米饭配比再调整得“适口”些。

智慧医养,在养老院享受三甲医院资源

为老服务一键通、互联网医院……在上海,还有一些数字养老模式正从“试水”走向“复制推广”,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区,松江区正开展试点“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建设。在松江区社会福利院,卧床老人可“足不出房”完成基础医疗服务。其依托的正是上海试点推进的互联网医院进养老院项目。该机构不仅嫁接了诊疗、配药这些“基础服务”,甚至还拓宽了查房、教学等全新应用场景。由此,形成全流程线上医疗服务,让老人在养老院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资源。

居家适老化改造也加速推进。部分主打“小切口”应用场景的数字设备收获了不少拥趸。

在徐汇区,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康复服务平台,运用中西医适宜康复治疗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康复服务。全市层面,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被列入今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截至9月底,首批4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已率先建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