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原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在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过程中,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基金平台起到了“基金引擎”的作用。
兴港投资集团旗下已有京港基金、航港基金、云港基金3家基金管理公司,截至目前,累计受托管理基金22只,累计认缴规模总计约767亿元,位居全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前列。
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都投资了哪些产业?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未来发展举措有哪些?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兴港投资集团旗下的河南京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经纬。
到2025年,郑州航空港区有望形成超百亿产值规模半导体集群
半导体产业,一直被誉为现代全球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港实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全力支持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一直谋划向产业链上游、附加值更高的半导体领域扩展延伸。
在此背景下,兴港投资集团通过投资母公司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引入了上海合晶子公司——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落地郑州航空港区。
日前,京港基金副总经理余经纬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郑州合晶落地郑州航空港区后,较短时间即完成建设和产能爬坡,目前已实现满产,盈利能力逐年提升,2022年计划申报IPO,上市后市值有望大幅增长。
郑州合晶的落地,可以说是奠定了实验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的基石,有效填补了郑州乃至河南省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材料行业的空白,对推进郑州航空港区高端制造业及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左右,郑州航空港区将形成年产值规模超百亿的兴港系半导体集群。目前,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兴港投资集团已成功引入了华锐光电、郑州合晶、光力科技、西安微电子、鸿运华宁等多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郑州航空港区。
兴港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信心结合已落地企业实现从单一生产型企业到集群服务平台的升级,加快形成‘高端引领、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平台发展高地。”
今年有参投企业计划登陆资本市场
余经纬介绍,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平台的初衷是围绕实验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副城”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实验区“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提供“基金引擎”,近几年发展成果显著。
在产业招引方面,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平台通过产业引入,逐步在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光电显示、北斗应用、生物医药等多个细分产业集群,涌现出富士康、郑州合晶、光力科技、华锐光电、合众思壮、临空医药园等一批代表性产业支点。另外,兴港投资集团还通过基金完成了对柬埔寨吴哥航空公司(柬埔寨唯一国家载旗航空)控股权的收购,未来还有望通过中柬合作设立“友谊航空公司”,打造河南本土客运航空平台,推动郑州发展成为中国-东盟“空中丝绸之路”的开放高地和航空枢纽。
在投资收益方面,河南兴港融创创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所投资的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上市,目前投资回报已超三倍;兴港投资集团作为合伙人参与设立的元明基金,其投资的诸如亚盛医药、北海康城、联影医疗等优质医药企业这几年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不仅为兴港赢得了可观的财务回报,也使兴港走出港区、拥抱全国,融入产业朋友圈中。
值得一说的是,计划于2022年底申报IPO的上海合晶,这将是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平台参投企业中,又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与此同时,近几年兴港投资集团还在不断强化母基金的产业引导撬动作用,逐步形成基金品牌效应和集聚力。2020年,兴港投资集团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与国家中心城市基金共同成立300亿的产业引导母基金。此外,兴港投资集团与招商证券合作的航空港产业链投资基金、与省航投合作的航空经济基金、与中交集团合作的北斗中交基金、与清华系创投机构合作的半导体基金等都在有序推动中。
瞄准八大产业,提供六大要素支撑
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平台累计受托管理基金22只,累计认缴规模总计约767亿元。未来,兴港投资下属基金平台还将瞄准哪些行业领域实施投资计划呢?
余经纬认为,对于河南区域乃至全国的投资机构来说,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仍然将长期受到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
她说,兴港投资集团下属基金平台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会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锚定践行“产业兴港”初心,建设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泛半导体、航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文旅文创、空铁会展、大宗贸易等八大产业服务平台,由点带面成为航空港实验区高速发展的发动机。
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城市运营商”愿景,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公用事业配套、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六大要素支撑平台,与产业服务平台联动发展,依托强大的资金、人才、信息保障体系,保障兴港持久蓬勃发展。
对于河南现阶段基金业发展的现状,余经纬认为,近几年,河南基金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省内基金数量和规模均有一定提升,但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河南还有较大差距,基金产业的发展还显得较为滞后,在人才、资金,以及高新企业资源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短板。
她认为,未来在金融活水的导流上,一是要拓宽“渠道”,吸引优质投资机构汇聚,形成“科创投资基金群”;二是要加大“流量”,做大引导基金,集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着力打造省市县(区)三级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三是要促进“流动”,按照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完善基金配套政策支持,打造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服务链条,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访贤/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