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跨行收购魅族 “整合全球技术和资源,服务全球市场。”
来源:金融投资报 | 2022-06-15 09:45:23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控股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拟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族)78.09%的股份。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自今年5月以来,经星纪时代投资成立的公司已有4家,其中有3家公司与手机业务相关,但目前星纪时代及对外投资公司均未有相关业务进展。汽车行业研究员林见表示,无论是造手机还是收购魅族,耗资百亿攻克手机市场,绝不是为了转行这么简单。

魅族市场份额不足2%

2021年9月28日,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该项目总部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高端智能手机,彼时吉利宣称,将会投资100亿进军手机领域,“整合全球技术和资源,服务全球市场。”

彼时正值一众手机厂商冲向新能源汽车的风口。2021年3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放出豪言,小米集团将会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当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而华为公司亦与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合作了AITO汽车和赛力斯纯电驱增程平台。而后苹果、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均曝出了开始入局或正在接触智能汽车领域。

或是直接下场造车,或是为车企提供车载互联系统,像吉利这般直接宣布进军高端手机行业的,在当时是业内独一份。彼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被华米OV(华为、小米、OPPO、VIVO)和苹果大分天下。第三方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vivo成中国手机市场销售冠军,市场占比22%。OPPO、苹果、小米、荣耀、华为分别占比21%、16%、15%、10%、10%。

10年前,魅族还是国产手机四小龙之一,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时刻。但随着错过4G浪潮,创始人不作为等原因最终被时代淘汰。据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2021年魅族手机的市场份额已不足2%。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手机厂商内卷,魅族想要回到一线品牌几乎不可能,而吉利自创手机品牌也大概率走不出来,目前星纪时代的经营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而其投资的四家公司亦是如此,吉利如果真的想在手机厂商走出一片天,恐怕并不容易。

车机协同处于发展初期

关于吉利收购魅族的争议一直存在。斥巨资跨行到红海行业,被广大网友诟病“不太清醒”。林见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吉利造手机,并不是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背后深意无穷,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点。

首先,吉利造手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车机协同,提高车机协同流畅度。林见表示,近些年来汽车已经逐渐演变为用户体验驱动的智能终端,如今的汽车行业也已经进入到了“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新造车时代。智能汽车硬件与软件并驾齐驱,吉利作为老牌车企,硬件条件过硬,但其弊病在于缺少互联网思维,以吉利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车企对车机协同的操作逻辑理解不够深刻,他们内部也缺少相关人才。林见说,魅族手机系统一直在业内颇受好评,也曾经和吉利子品牌领克汽车合作过车载系统,收购魅族一方面能够完善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之前与子品牌有过合作,再与吉利合作也会更加顺畅。

其次,也就是从手机市场布局这个方面来说,这也是目前网络舆论关注最多的点。汽车和软件是否适配是决定车机协同是否稳定的关键,吉利需要一个长期合作的手机品牌,来实现车机协同的使用稳定性,无论是自己造还是收购,都逃不过这个过程。直接跨行造手机,成本一定会比收购价格更高。林见表示,吉利没有造手机的基因,但是有购买手机厂商的预算,与其造全新的“吉利牌”手机,不如直接把魅族手机拿来卖来的方便。

第三,主要是销售思维的创新。汽车和手机是两个智能终端,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购买,而且互不相关。但如果未来吉利将手机和汽车搭配售卖,比如买汽车送手机,在购买汽车时就能够拿到配套手机,当场就有工作人员调试,不用车主回去苦心钻研,这可能也是他的一大优势。但林见表示,这只是他的构想,并不确定吉利是否会如此作为。

谈及最后一点,林见表示,车机协同还处于发展初期,后期完善需要不断试验,而拿车子试验成本过高,用手机系统的迭代来论证车机协同,是最省钱也最有效的方式。李书福也曾在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过这一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曝出吉利收购魅族手机后,6月14日,吉利汽车股价小幅下跌,报14.62港元/股,跌1.48%。

林见表示,虽然吉利理想很丰满,但是毕竟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吉利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这并不是简单的收购一家手机公司就能全部解决的。现在智能汽车领域竞争激烈,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厂商纷纷下场,未来谁能突围成功,还得交给时间来解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