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期,三季度至关重要。如何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稳增长的效能,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从总量、价格和结构层面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专家认为,着眼于增量、扩面、降价,金融“活水”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力度将继续加大。
加大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力度
基建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也是金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着眼于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实现各项贷款的“增量”。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0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多增0.9万亿元。截至6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8.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8月1日召开的人民银行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
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
在“量”上加强对企业信贷支持的同时,金融机构在“面”上也加大了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继续引导信贷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日介绍,在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同时,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到困难的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
“下一步,将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
在总量和结构上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有关部门还持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至贷款端,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截至8月1日,今年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20个基点。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
“目前,实际贷款利率已在前期较低水平上进一步下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有关部门通过引导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降和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等多种方式,推动LPR下行,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