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艺术新展场” 艺术+湾区释放产城互融新功能
来源:文汇报 | 2021-09-30 10:06:50

湾区,一座现代城市的重要发展轴和战略空间。作为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之一,昨晚,宝山区“一号湾十五分钟艺术生活圈”化身“艺术新展场”。

在宝山区,大量遗存仓库、码头正经历蜕变实现重生,各大园区退让岸线,滨水空间逐段破墙开放。漫步街头,人们可与活力艺术装置不期而遇。嵌入艺术元素的“一号湾”,也释放出产城互融的新功能。

衡量湾区经济活跃度,企业数量是一个重要指征。

上世纪50年代,吴淞工业区开发建设,蕰藻浜沿岸建起一批冶金、化工企业。随着岁月更替、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往往给人留下“铁锈区”的印象。而重工业时期遗留下的一个个沿岸仓库、码头,将完整的岸线切成了断裂的空间。数堵围墙的存在,让毗邻园区“看得到,走不到”。

滨水空间改造提升中,“破墙”是难点,也是关键。以1.4公里的庙行段岸线为例,这里足足打通了6堵围墙。

以毗邻居民区的龙盛活力小镇为例,原本客流冷清。一方面归结于围墙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是业态单一,人们“逛无可逛”。滨江空间贯通开放后,产业园区、公园、体育场连成一片,由此释放出庞大的创新潜能。

“一号湾”的规划设计也秉持类似思路。滨水岸线畔,七个高达15米的巨大龙门塔吊静静矗立。没有涂装、不加粉饰,就以最初样貌示人,甚至还留有数十载的营运痕迹。

“我们希望保留它最原始的样子,让更多参观者能知晓这片区域的过去。”交运智慧湾科创园负责人倪曙光说。对于工业遗存,滨水岸线有着独到理解。因此,在部分原样保留基础上,有些选择了“再造”。比如,爬上“星空高线公园”,人们将可以“平视”塔吊。

综观全球知名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均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特别是,要突出宜居属性,改造提升滨水空间,让湾区颜值“产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

曾经,滨水岸线的“高低差”给周边居民留下深刻印象。“防汛墙足有一人多高,墙内路面标高却很低,人在岸线旁根本看不到河水。”庙行镇场北村党总支书记戴建华说。

在不少专家看来,独特的亲水性正是湾区立身基础。健身步道、漫步道、绿化、驿站、亲水平台……“一号湾”在空间改造提升时,将“亲水性”摆在第一位,挖掘开辟了更多可供休憩体验的新空间。

颜值提升的滨水岸线,也让河岸有了天然“缓冲带”。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研究所所长赵东华说,都市河流受经济活动影响,河岸旁若能建起生态空间,就能过滤、吸附污染物,形成地表径流,使水体更洁净透彻。滨水空间内,绿色植被以多样方式嵌入,银杏树、樟树、粉黛乱子草等,共同形成了河岸边的绿色生态微循环,最大限度兼顾滨水风情与防汛需求。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