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内房股双星闪耀 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等涨超10%
来源:金融投资报 | 2022-03-18 09:08:15

全球股市大幅回落后,终于迎来了一波有力的反攻。隔夜美股在受加息影响盘中出现大幅震荡后,再度强势上行。A股、港股受中概股超强表现提振继续反攻。但相比港股,A股反弹明显有更多顾虑。短期而言,A股冲高震荡后能否延续反弹有待观察。

港股亮眼 科技股内房股双星闪耀

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 准 利 率 上 调 25 个 基 点 至0.25%-0.5%区间,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的首次加息。从美股走势来看,在俄乌谈判有望获积极进展的推动下,美股开盘后一路走高。不过盘中加息之后,道指、标普500 一度转跌,但最终在多方推动下快速反攻,尾盘股指集体刷新日内高点。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收涨1.55%,标普500指数上涨2.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3.77%。之前跌幅较大的中概股继续保持高热度,股价集体飙升。

在中概股强劲走势推动下,A股、港股继续反攻,相比之下,港股表现明显优于A股。周四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大举高开,幅度分别高达6.69%、10.88%。虽然盘中波动开始明显加大,但收盘恒生指数涨幅高达7.04%,恒生科技指数亦有7.76%的巨大涨幅。从港股表现来看,科技阵营依旧十分亮眼,前日涨幅接近五成的万国数据周四再度大涨超32.16%。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等则出现超10%的涨幅。除科技股外,内房股也扛起了做多大旗。其中融创中国暴涨59.03%,旭辉控股集团、世茂集团均出现超三成的涨幅,还有多只内房股出现超两成的涨幅。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概股、港股集体大涨,一是经过短线大幅下挫后,其自身的超跌反弹需求。二是来自管理层表态的提振。国务院金融委此前提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一度困扰市场的中概股退市风险有望消散。

海外投行 纷纷看好中国投资机遇

相较恒生指数继续保持超过7%的涨幅,A股表现逊色不少。周四沪指直接在5日均线上方跳空高开,并成功站上3200点整数关口。但全日波动加大,午后在上攻至10日均线处遭到明显阻力,多数时间保持震荡回落走势,最终收出十字星。深成指表现继续强于沪指,虽然午后涨幅明显收窄,但收盘仍站上了10日均线。

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215.04点,上涨 1.4%;深成指报收12289.97点,大涨2.41%;创业板指报收2710.73点,大涨2.87%。两市合计成交量继续放大。盘面上,光刻机、房地产、酒店餐饮、新冠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板块涨幅均超3%,仅证券板块独跌。个股方面,虽然A股延续普涨格局,但下跌个股家数明显增多。两市共98股封死涨停板,较前日有所减少,但无一股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持续流出后终于开始出现大规模回流。数据显示,周四北向资金净净流入高达91亿元。在北向资金流入的同时,海外投行开始纷纷看多A股。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主管表示,外资整体对A股的配置需求没有改变。A股和海外股票市场相关性低,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外资也需要配置A股。去年部分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监管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这些疑虑已经逐步消散。未来,随着监管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外资对A股的兴趣将会提升。

花旗一直坚持看好中概股及中国股市的立场。花旗认为,今年中国5.5%的GDP增速目标表现出了稳增长的决心。受益于中美利差、中国长期的投资机遇、以及海外资金的全球配置需求,未来海外资金仍会继续流入中国。

政策“托底”阶段性风险基本释放

A股快速反弹一方面受外围大涨提振,同时重要会议给市场带来极大的信心提振。

巨丰财经表示,隔夜海外市场的回暖以及中概股的暴涨,给今日指数再次向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连续的下跌以及急跌之后,随着政策层面的“托底”,市场阶段性风险基本释放,投资情绪总体迎来回升。

可以看到,近期大盘反弹中成交量明显放大,资金呈现流入态势。巨丰财经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已经下跌至历史低位,已经跌出了价值,只不过在情绪干扰下,一段时间价格会偏离价值,所以此时可以开始考虑逐步低吸进行战略性配置。不仅仅是估值,从近期两市成交以及海外资金情况来看,部分抄底资金已经蠢蠢欲动。整体来看,短期震荡筑底基本接近尾声,在政策底的衬托下,接下来如有再次回落或是较好的抄底时机。

需要提出的是,虽然市场整体走暖,但技术面的空头趋势或将影响股指的持续回升。容维证券指出,从技术上看,沪指仍处于空头趋势中,中短期均线向下发散对股指形成多重压制。最近两日反弹虽然强劲,但短期均线趋势并没有得到修复。周四沪指站上5日均线同时修复了一个跳空缺口,对于稳定市场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后期无非是以时间换空间或者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完成反抽。总体而言,市场超跌反弹形成普涨局面,但空头趋势没有修复,所以暂时定义为反抽,反抽高度判断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之间。(本报记者 林珂 文/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