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看的那种剧情来了。
战功赫赫的凯撒大帝,到了夜晚战意又起。
【资料图】
此时,信使抱着一床巨大的毯子进入,说是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送给他的礼物。
但接下来,剧情就往你们没想到的地方发展。
掀起他的头盖来——
凯撒眼前一" 黑"。
声明一下,Sir 并不是故意要打破大家对这段历史绯色逸闻的美好幻想,也没有针对种族和女性的意思。
单纯只是想展示一下,这部网飞刚出的所谓历史 " 纪录片 " 到底有多离谱。
埃及艳后
豆瓣 2.5(可能还会持续下降),IMDb 惊天 1.1 分,全球观众对它吐槽都异常汹涌,且对网飞非常失望。
不仅仅是接受不了让黑人演员扮演埃及艳后,还有它明目张胆对别国历史的篡改,各种错漏、面目全非。
△ 王冠上的错误:埃及艳后所处的托勒密时期没有双蛇标
《埃及艳后》预告片播出后,还遭到了许多来自希腊和埃及网民的联署抗议,目前联署已经征集了约 7 万个签名。但该联署 15 日却被平台突然删除。
这几年,欧美娱已经不是当初的欧美娱了,而是欧美娱(已黑化)。
欧美影视剧的 " 黑化 " 现象并不少见,但是,你演一条鱼咱就不说啥了,直接把人家老祖宗一杆子打成黑人,谁能乐意?
诸多历史考证的内容,网络已有很多,Sir 暂且不提。
大家退后,Sir 先冲了,看看它到底讲了个啥?
勇者如我带着旺盛的好奇心细细品味这部惊天粪作,并把它抽丝剥茧忍痛品评了一番。
我的评价是,这个塑造,不如二次元的 " 埃及艳后 "。
真可怕,原来 " 黑化 " 只是它诸多臭毛病中较为显眼的一小点。
以下,就请大家跟上 Sir 吐槽的步伐,一起体会这部 " 创世纪评分 " 作品的 " 力量感 "。
为了安慰工伤的 Sir,你们点个在看好不好 ~
△ 先放上开头同一场面的 " 玉婆 " 安慰一下大家受创的心灵
01
苏
抱着看一部正经纪录片的期待去试毒,结果呈上来的是一盘劣质玛丽苏,还是放在后厨沤了三年的那种。
我笑欧美制片少见。
你拍别的也就罢了,这种玛丽苏大女主剧情,放在咱内娱看,只能说是小学生水平。
看这片头的快剪镜头、看看这么 " 典 " 的文案、看这自信昂头,我脑海中已经给这段旁白配上了芒果预告的大叔声线。
好想狂摇一通这位导演:快醒醒,别再抓马了!抬头看看你这是纪录片啊!
你拍的是克里奥佩特拉,不是娔粴嶴珮特菈。
为啥要给她堆砌这么多 " 苏 " 设?
小小年纪便是语言大师,博闻强识,17 岁成为法老,尊传统,爱人民。
△ 少女时期的埃及艳后,这个发型给我一种杨丞琳的既视感。实际上,埃及法老当时都是剃光头戴假发的,为了清洁
丈夫短视、杀了当时与凯撒敌对的庞培,流亡途中,她轻呵一声:" 凯撒不会原谅他,他不知道什么是罗马的尊严 ",果真如此。
当然,埃及艳后作为搅动历史风云的政治人物,本就聪慧。
但是这种和凯撒强行 " 心有灵犀 " 的塑造,是不是太言情了一点?
更别提声音、画面的过度夸张类型化。
少女时代的克里奥佩特拉正读着书呢,背景一声 " 哐 ",音乐响起,一步一混响,仿佛是老天在告诉她:
你爹死了,你这个大女主该上台了。
一条大道,被她踩成细路,唯我独尊,绝对主角,直接给这部所谓的 " 纪录片 " 定了调。
还有卡通片式的正反派刻画。
作为政敌的弟弟、妹妹、大臣,脸上各自写着 " 蠢 "" 茶 "" 阴 "。
给他们的镜头全都是待在漆黑的栅栏里,而女主扶着凯撒走在艳阳下。
就摆明了说,和大女主敌对的都是 " 阴沟里的老鼠 "。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克里奥佩特拉喜爱知识、拥有政治远见。
结果,罗马和埃及的战争起因还是我们内娱 er 看了一百遍的 " 当众抢女人 "。
这种小儿科的争宠嘴炮,为什么会在纪录片里出现啊???
而全剧看下来,埃及艳后的政治手段还是依附各位男性君王,以生育为筹码,借力铲除异己。
我理解,主创想要塑造一个有魅力、有力量的大女主,但是手法为什么非得是编造、拉踩和依附?
创造出一个 " 玛丽苏 " 神格,难道就能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的文化偶像吗?
用夸张的类型化技巧、而且是烂俗网剧般的类型化视听来整历史纪录片,那么 " 记录 " 也不再是 " 记录 "。
而是又臭又长、被划满应诵 " 主题点 " 的欧美政治正确大纲。
02
假
其实,这部片塑造人物的出发点是好的。
想给历史上被冠以 " 风流美艳 " 名号的女性提供新的公正视角,增强女性人物在历史上的力量感。
但是其心不诚。
意图过于明显,成效十分苍白。
这部片子大部分时候将 " 男性 / 女性 " 与 " 正派 / 反派 " 粗糙对位。
刚继位的克里奥佩特拉身边有两个智囊侍女,那么弟弟方就自然形成了男性的反派同盟。
埃及艳后与凯撒交好之后,有一段宴会舌战罗马智者的戏份,又将这种 " 男性 / 女性 " 的对位等同于 " 罗马 / 埃及 "。
而这部片对埃及的塑造(或者说是用想象力进行霸占),是黑人主导、拥护传统、且男女平等的。
而这部片在对女性去污名化这方面也很双标。
既然打着女性平权的旗号,为什么一方面把克里奥佩特拉塑造成光辉政治家,另一面又把与之争夺皇权的妹妹塑造成一个脚底一滑 " 抢男人 " 的心机女?
真正的女性主义作品,是不该有这么幼稚的雌竞戏份的呀。
片中的确加了一些旧式人物传记中鲜少刻画的古代女性生育的痛苦,强调女性被忽视的最大付出,这本没错。
但是片中又用这样的台词,将女性的身体工具化:
△ 这里指的可不是克里奥佩特拉,而是她肚子里那个
这种 "假平权,真强权" 在塑造克里奥佩特拉感情线的时候又露了馅。
片中埃及艳后和凯撒之间,那叫一个灵魂伴侣、并驾齐驱。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叫 " 强强 CP"。
开头那一小段 " 心有灵犀 " 就是在讲二位缘分天注定。
片中也不止一次说,艳后对凯撒的欣赏在于 " 他有长袖善舞的政治手腕 "。
两人的床戏也有荡气回肠的歌曲配乐。
还有学者解说:
就差说:这俩世界之王搞西皮给你看了,还不跪舔吗?
而实际历史上,与克里奥佩特拉有更多情感纠缠的君王,马克安东尼,在这部就被狠狠拉踩了。
拥有酒神精神的安东尼历史功绩的确不如凯撒,但是和埃及艳后拥有三个孩子、同战共死的却是他。
这段感情线也是其他埃及艳后相关作品重点刻画的。
这部反其道而行之,给了安东尼 " 渣男 "" 懦弱 " 的人设。
战争后期,是克里奥佩特拉亲自过来鼓舞军心,才让安东尼拾起勇气对抗屋大维。
这部片中,慕强远大于真情。
踩着小爹舔大爹,才是真正的叙事策略。
结尾,在多次强调了克里奥佩特拉对国忠贞、品性高洁之后,她洗了一次澡。
这也是唯一一个片中涉及到女性身体凝视的镜头。
然后服毒自杀,而非传闻中用毒蛇。
片中,克里奥佩特拉彻底和 " 蛇蝎 " 解绑。
人物是干净了,但是她比纸片还要脆。
03
舔
片中,克里奥佩特拉在临终前强调要保卫国家的自主权:
" 让托勒密帝国绵延,埃及不要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结尾更是明晃晃打出这部片旨在塑造一个 " 非洲女王 ",激发 " 女性共鸣 "。
制作方想给美国黑人塑造一个女神形象、确立文化自信。
但是为了过度的 " 正确 ",忽视了真实,甚至任意涂抹别国的历史。
也不是没有想办法遮掩他们的 " 历史发明 "。
片头学者道:
???
咋说,有种想扯遮羞布,但是缺丝儿露线儿只能瞎盖一气的摆烂。
片中想要唤回的,是一个与真实大相径庭的 " 黑化埃及 "。
想要成为的,是罗马帝国强权的附庸。
这里的埃及艳后的确没有那么信任男人,她信任的是父,怀揣着绵延托勒密家族的意志。
所以在这样的父之强力意志下,欲望和野心是需要讴歌的,杀戮是需要褒赞的。
纵使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已经在《裘力斯 · 恺撒》中就凯撒被刺事件,探讨着独裁与民主、情与理的矛盾,并采取了客观视角。
四百年后的今天,仍有这样的纪录片,在刺杀事件中将所有的光明立场都放在了凯撒的身上。
如何更真诚地拍摄一部君王纪录片?
首先,要把 ta 当个 " 人 ",而不是过度 " 神 " 格化。
有明有暗," 人 " 才会立体。
BBC 纪录片拍摄对普鲁士有重要功绩的腓特烈大帝,用的却是一件旧外套。
这是种自我消弭,拒绝被当作个体的人来看待。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被严厉禁止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他情愿披上这件毫无特色、只有符号意义的外套。
一个献祭者,因为这一点性格的缝隙,变得更加立体光辉。
而原本复杂的克里奥佩特拉。
却在一堆过曝的明灯直射中,变得愈发模糊不清。
六十年前,好莱坞电影工业光芒万丈、极尽奢华。
饰演埃及艳后的伊丽莎白 · 泰勒扮成女神,从狮身人面塑像上走下,展示着自己的财力、权力与霸道。
背后是美国电影商业化强力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六十年后,这股霸权中的一支从商业蔓向文化领域。
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不惜抢夺、篡改他国的历史以争夺自己在西方话语中的一席之地。
而无论被后人附上怎样的头冠、服饰、甚至肤色。
真实的克里奥佩特拉始终经历着时间河流的冲刷。
沉默不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