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增目标的选择上 高瓴更加偏爱“宁德时代概念股”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 2022-06-23 11:31:20

6月22日,汽车股再度出现批量涨停,这背后,是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加速转型的市场映射。

近日,锂电材料公司德方纳米实施了定增,其股价也迎来了新一轮上涨,这使得参与其定增的高瓴等知名机构斩获颇丰。《红周刊》注意到,今年以来,两市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上市公司频频定增,而参与定增的机构普遍浮盈。但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定增目的是扩大产能,有关产能泡沫是否在积累也存在不同观点。

高瓴、摩根等躺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定增潮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掀起定增潮。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0日,下同),按照发行日期统计显示,两市共有98家公司实施定增。《红周刊》注意到,其中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公司占据近20家,是年内上市公司定增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实施定增的新能源汽车板块个股多数表现不俗,甚至有部分个股创出历史新高。若结合定增的发行价格来看,多只个股最新股价相较于发行价涨幅超过了40%(见表1)。

表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年内定增情况(部分)

数据来源:Wind

如德方纳米,据定增方案显示,其于5月30日的定增股份发行价格为255.00元,最新收盘价上涨至404.00元(股价于当日创历史新高),相较于发行价上涨58.43%;龙蟠科技最新收盘价报收37.79元,相较于5月12日26.51元的发行价上涨了42.55%。

此外,诺德股份、富临精工、谱尼测试、科翔股份等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关的个股最新收盘价相较于发行价均实现20%以上的上涨。

随着股价上涨,参与定增的投资者普遍浮盈,其中不乏高瓴、瑞银、摩根等知名机构。

进一步来看,德方纳米6月9日公布的定增名单显示,高瓴旗下HHLR、瑞银集团、摩根大通等QFII机构均现身。其中,HHLR获配78.43万股,获配金额为2亿元;瑞银集团获配股数63.13万股,获配投入资金1.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德方纳米股价上涨,高瓴、瑞银的持仓市值分别增至3.16亿元、2.55亿元,两者分别浮盈1.16亿元与9407.44万元。

表2:德方纳米定增配售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高瓴曾耗资100亿元以每股161元的价格参与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定增。“巧合”的是,宁德时代是德方纳米第一大客户(2021年对宁德时代的销售额占7成)。可见,在定增目标的选择上,高瓴更加偏爱“宁德时代概念股”。

与此同时,《红周刊》注意到,一些QFII连续参与了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定增。如上述提到的瑞银,Wind数据显示,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在近三个月(3月20~6月20日)共现身17只个股的定增名单,除了德方纳米,还包括玲珑轮胎、中科电气、鑫铂股份等相关公司,且均处于浮盈状态。此外,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摩根大通银行参与了龙蟠科技、德方纳米、香山股份等多家定增;麦格理银行参与了德方纳米、中科电气等公司的定增。整体看来,目前这些公司均在为机构贡献浮盈(见表3)。

表3:机构参与定增浮盈情况(部分)

数据来源:Wind

定增聚焦扩产

公司称短期看不到产能过剩情况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忙于定增,主要目的是扩大产能。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6万辆和44.7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环比分别上涨49.36%和49.50%。据《红周刊》进一步梳理,近来实施定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主要涉及零部件(如香山股份、凌云股份、玲珑轮胎)、锂电池材料(如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富临精工、中科电气、诺德股份)等细分板块,这些领域均显著受益于下游整车复苏。

德方纳米6月9日发布的定增结果显示,其拟将大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为了捕捉新能源汽车市场机会,有些公司主动变更之前的项目领域,加码锂电上游材料。如龙蟠科技于6月14日公布了其此前自投项目的变更情况,拟将原投资项目“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项目”变更为“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他项目”,其表示,变更原因主要在于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

之前,富临精工于6月13公告称,将此次定增中“智能热管理系统”项目的募集资金用途予以变更,投入到“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富临精工表示,之所以变更用途,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出货量及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加快公司磷酸铁锂项目建设,减轻产品交付压力。

事实上,伴随相关企业纷纷加码锂电材料,也增加了市场对于该环节产能过剩的担忧。对此,《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了多家企业进行了解。龙蟠科技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扩产会和订单相互匹配,“我们一般是先接到订单,再去匹配产能”,所以,目前并不担忧产能过剩的问题。富临精工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磷酸铁锂还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下游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短期难以见到产能过剩。“如果未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公司肯定会及时调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