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必然趋势。新型电力系统之“新”,不仅仅是指在发电侧,大力提高新能源发电规模化开发利用水平;在供给侧,新型电力系统更加强调源网荷储不同环节的协调性,同时,大力提高电能输配的灵活性水平,以及电力系统与天气等外部条件的一体化运行能力也同样重要。储能具有调峰的天然优势,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中,储能将找到适合的角色,并贡献价值。
【资料图】
政策助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新型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也是助力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支持。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新型储能凭借其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的特性,优势逐渐凸显,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以及风电分散式项目、光伏分布式项目不同场景的新能源消纳环节发挥其调峰的作用。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
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指出:鼓励新能源场站和配建储能联合参与市场,利用储能改善新能源涉网性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对于暂未参与市场的配建储能,尤其是新能源配建储能,电力调度机构应建立科学调度机制,项目业主要加强储能设施系统运行维护,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3省市发布新能源配储能政策
有行业专家指出,与风电相比,光伏发电可预测性更好,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储能可实现定期充放,利用率相对较高;同时光伏发电输出功率较高的时候也是用电高峰的白天,与负荷匹配度较好,只需要配置较小容量的储能即可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2019年至今,已有23省市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多地市对分布式光伏提出配套建设储能的要求,装机容量5%~30%建设储能,时长1~4小时。目前,全国各省市区新型储能规划的项目已达42吉瓦。未来,新能源+储能大有可为。
在这些已发布省市区中,海南省从市到县自上而下一同向储能发力,其中澄迈县集中式光伏项目配储最高,达到25%。今年1月5日起,海南省开展2022年度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单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10万千瓦,且同步配套建设不低于10%储能。日前,南瑞集团承担二次设备总包的大唐海南文昌翁田10万千瓦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已并网,该项目也是海南单体容量最大的农光互补+储能项目。
截至5月27日,南瑞集团承担二次设备总包的大唐文昌翁田10万千瓦“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已平稳运行40天。该项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目前海南单体容量最大的农光互补+储能项目。
大唐文昌翁田10万千瓦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投产后首年利用小时数可达1401小时,年均向海南电网提供超过1.74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相较燃煤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4万吨。该项目除能为文昌的航天城、清澜港以及文昌农业与渔业养殖等当地重点区域、产业提供清洁电力保障外,还为“海澄文定”琼北经济圈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供应绿色电力。
该项目建设中,南瑞中德公司主要承担了二次设备总包任务,涉及远动、保信子站、同步相量测量、故障录波、二次安防、数据网、自动发电控制、自动无功补偿、一次调频、光功率预测、电能量采集等全部涉网业务。
自2021年整县推进光伏政策的出炉,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纷纷落地,为配置储能提供更大市场空间。山东省淄博市在《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工作方案》中,也提到全市新增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10%装机容量标准配套储能。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十四五”以来,枣庄市作为山东省唯一所属区市全部纳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该市出台全省首家分布式光伏储能配置标准,按照装机容量15%~30%、时长2~4小时配置储能设施,或者租赁同等容量的共享储能设施。
除此之外,浙江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对要求整县推进分布式、竞配项目配储要求不低于10%。另外,江西、上海、安徽、甘肃等省市区的竞配项目中,均有配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