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让我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近日,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桃坪村村民赵跃告诉笔者,她看见了村里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口中的这些人,是重庆市场监管系统派出的由陈刚带领的驻桃坪村工作队。
2017年9月,重庆市药品监管局直属事业单位黔江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陈刚担任了桃坪驻村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当时,他们面临与村民关系疏远,无法与村民打成一片等诸多现实困难,陈刚却说,与村民关系不够亲密,是因为有的工作没做好,做好扶贫工作首先就要当村民的“知心人”。
驻村工作队牢记职责,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务实为民,开拓进取,团结同志,注重长期规划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特惠支持与普惠帮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逐步摸索中大胆开展工作,赢得了民心,打开了工作局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桃坪村脱贫发展的过程中,村情发生着深刻变化。
几年来,陈刚坚决把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他说,没有党员队伍,没有党的信念,我们将一事无成。
桃坪村为金溪镇海拔最高的村,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一直以来,这里庄稼不好种,发展果木业是主流做法。陈刚组织专家进行土地检测,发现土地属于扁沙地,保水保肥能力差,较适宜种植桑树。但是桃坪村早已不知桑蚕为何物,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有很大难度。
“发展山地现代蚕桑。”有专家支招。驻村工作队调研后认为可行,劝说村民栽桑树、学技术。有村民说,你养个试试。陈刚默默流转了0.67多公顷撂荒土地,开始栽桑养蚕,收入贡献给集体。现代养蚕是在四面通风的大棚里,蚕宝宝就在地上“豪放”生活,一年可以养四季。“城里来的书记都会养蚕!”消息像山风,传到每个村民耳中,他们服气了。
2018年,村里配置了技术员,建设了两个蚕种供应室,引入机械养蚕减轻劳力负担。为了让产业更有力量,陈刚牵头组建“霜颜专业合作社”,联系8个成员单位保驾护航。2019年,有村民家中的春蚕出了蚕病,村民们却无一退缩。村民们说,只要书记没说不行就行。他们都知道,随着养蚕业的兴起,黔江又新增两个蚕茧加工厂,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桃坪村已栽种蚕桑53公顷,共有50户栽桑养蚕,其中有曾经的贫困户29户。2019年,蚕桑实现产值27万元,2020年产值达到51万元,2021年进入盛产期,蚕农收入能达120万元,养蚕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各家有各家的精彩:赵跃家有200平方米的蚕棚,一年可以赚几万元作为家庭零用;王宗贵家带着低保户和五保户在老虎山种了2.1公顷桑树,一季养32万条蚕;袁礼双家贷款养蚕,今年预计能挣10万元,大家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们和第一书记相见格外欢心,看着波浪起伏的桑叶林,听着蚕吃桑叶时如密集春雨般的沙沙声,他们深刻领悟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个道理。
山村的变现方式逐渐多样。很多人不知道,买来给孩子饲养的蚕宝宝来自“桃坪山地蚕业”。2020年3月,电商平台“桃坪山货扶贫站”正式运行,互联网+扶贫+黔江食品药品检验所免费检测,“消费扶贫订单”让桃坪桑叶、脆红李、土豆走出了大山,变成了钞票。桃坪村“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被唾弃,村民动起来了,明白了“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这些年来,陈刚这群共产党员为当地带来了健康、教育和经济上的提升,事例和数据不胜枚举,更带来了村风民俗上的正能量。走过无数山路,黝黑变瘦的陈刚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自己还要继续为群众办实事,无愧于自己的入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