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镇神山后村和芍药洼村“弱弱联合” 走上脱贫致富路
来源:中国食品报 | 2021-08-27 09:36:33

巩固脱贫成效

产业帮扶是根本之策

在财政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神山后村仅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难以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胶州市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引擎”作用,吸引发展要素聚集,充分发挥村庄资源优势,迅速释放资金、要素的发展潜能。2015年,协调神山后村与省定贫困村芍药洼村采取“弱村+弱村=强村”的发展战略,实现两村同地块规划、同地块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冬暖大棚,先后利用371.7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冬暖式大棚27座,申请水利部门帮扶建设大棚3座。

神山后村村民在蓝莓大棚里采摘蓝莓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路网,村庄与知名农业企业佳沃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发展精品蓝莓种植,栽种从美国、智利引进的蓝莓,包含珠宝、莱格西、奥尼尔等品种。2017年,神山后村成立了青岛丰顺源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合作企业种植管理技术,发展冷棚种植蓝莓和露天种植蓝莓,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把全村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并拓展开发旅游采摘,得益于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运营管理,产品实现当天采摘当天发车发货,订单主要发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实现商超直供,打造了蓝莓品牌,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发展蓝莓产业不仅带动了村集体增收致富,村民自家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神山后和芍药洼以及附近村庄的30余名人员到大棚工作,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3人,每人每天收入可达80—100元,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神山后村党支部书记赵利说:“村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村民们真正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此外神山后、芍药洼村的蓝莓种植还形成了辐射带动作用,拉动了周边村庄如神山西(经济薄弱村)、朱季(插花村)等村庄的农户到这里学习种植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形成了聚集效应。

实现持续增收

“四权分置”机制有保障

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归脱贫村集体,并在神山后和芍药洼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进行了确权登记。项目资产的经营权归青岛金禾联投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实现项目运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项目资产收益权归脱贫村和脱贫户,通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获得土地流转、安置就业、获取租金等途径实现集体和农户双增收。项目资产监管权归当地镇街,当地镇街对扶贫资产的界定和监管承担主体责任,建立扶贫项目管理台账,对资产维护、运营状况、收益分配、脱贫户培训就业等进行登记,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胶州市充分挖掘、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潜力、优势,集民力、聚民智实现村强民富共建、共享。脱贫攻坚以来,神山后村通过蓝莓产业大棚项目收益建立贫困帮扶“基金”,用于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的定向帮扶,累计帮扶脱贫仍享受政策户12户,帮扶资金11680元,保证了村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同时,该市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五化”工程,集中改善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庄利用一事一议资金硬化道路5700平方米,利用帮扶资金购置5000余棵苗木实施绿化工程,粉刷墙面1万多平方米,在水利部门的帮扶下村里安装了净化水设施,村民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新建文体小广场上安装了健身器材,农家书屋里常有读书的身影,一到夜晚村里热闹非凡,村庄高标准实现了“五通十有”,呈现出村美民富的美好画卷。

抱团聚能量

精准发力是核心所在

胶州市探索实行“强弱联合”“弱弱联合”“借鸡下蛋”等衔接资金项目整合模式壮大产业集聚经济动力,实现抱团发展、携手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吸纳农户参与经营,土地流转不仅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还能促进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长,保障农户收益。通过实行村民土地、资金和村社闲置资产、资源共同入股,在胶州市成立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集中经营,用村社闲置资产、资源来撬动村民的土地资源、资金,实现入股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胶州市坚持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分析可能导致返贫和新致贫的原因,找准路径,把精准帮扶的举措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筑牢返贫或新致贫的防线。该市对有资源基础的村庄实施产业带动,鼓励引导村庄向特色种植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板块发展,提高种植水平,在现有种植基础上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引入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的新品种,不断提升科学种植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此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侯丹 刘泽秀 冯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