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多季度以来A股市场不断调整,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5月5日,美联储决定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并将从6月1日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是美联储22年来首次一次升息0.5%,不仅如此,“加息”叠加“缩表”同时进行的组合也是美联储历史上的第一次。
美联储加息对A股有何影响?A股5月会迎来反弹吗?投资者如何应对?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文宾,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进行了解读。
焦点1
市场现在到底了吗?
最困难时间点已经过去
市场现在到底了吗?
李文宾表示,回顾过去一个多季度以来的市场调整,国内外因素都对投资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俄乌争端大幅推高了包括原油、有色、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制造业增加了经营难度。同时,奥密克戎的突发耽误了部分地区的工业生产。
但就目前市场的点位和风险偏好看,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对未来国内经济的趋势抱有越来越多的信心。
就中长期看,股市终将会反映一个国家或者说是一众企业的基本面的长期的发展趋势情况。
虽然很难判断一个具体的行情低点点位数字,但是就海内外的宏观因素看,市场最为困难的时间点已慢慢过去了,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底部的区域。
刘晨明认为,过去这两三周已是极端情况了。往后看,比如一年到两年的维度,现在都是非常好的赚钱的点。
从5月开始,哪些因素是值得市场关注的?
刘晨明认为,5月份要关注的因素,包括因为疫情影响减弱,复工复产边际好转,美联储没有想象中那么“鹰派”,这些预期都要好转。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国内的经济基本面的预期要好起来。当然,通过信号观察信息,落到数据上,可能是中长期贷款到底怎么样,如果中长期贷款能够起来,就意味着未来经济预期能够好转,这跟A股估值的拐点和估值的方向在趋势上是紧密相关的。
焦点2
咋看待美联储加息?
有限影响国内资本市场
怎么看待美联储这次大幅度加息?
刘晨明分析,这次美联储加息,过去20年、30年都是比较罕见。复盘过去美联储的六七轮加息周期,会发现美联储一般都是在通胀——美国CPI比较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加息了,以抑制通胀,但是不能完全抑制住,所以通胀还在慢慢往上走,然后它就陆陆续续加息,但是到了CPI高点时,即到通胀高点附近时,就停止加息了。
去年二季度美国的CPI就已快速上扬。去年一季度美国CPI是1%—2%,二季度是4%—5%,按道理讲,去年二季度就应该开始加息了,但去年二季度美联储解释称是由于疫情暂时性因素,供应链暂时性因素导致通胀太高,所以去年加息就放缓了。直到今年3月份,CPI快到最高点了,美国才开始加息。因此,这次加息的速度、幅度、力度都是很大的。
美联储加息对我们经济,包括A股和人民币有什么影响?
李文宾认为,本轮美国经济复苏,其实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和美国国内政策的博弈。国内通胀大幅提升,并不是来自于经济过热,所以持续紧缩无助于通胀的下行。同时,美国经济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并不如市场想象的一帆风顺。
所以,美联储的加息可能对中国股市风险偏好的影响,只是一种短暂的影响,需要理性看待。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的货币政策依然是灵活偏宽松的,今年海外的加息依然是会低于预期的。所以,总体看,国内国外的整体货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都是偏正面的。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的下跌过程中,会把美联储的政策、加息的节奏人为放大,产生一些恐慌。往往股市是需要心理面、基本面、政策面等“几碗面”通吃。一旦市场认识到美联储的政策导向、政策趋势被市场接受,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可能对国内资本市场将会变得越来越有限。
焦点3
本月市场会否反弹?
现在到了“贪婪”的时候
5月份市场会不会反弹?
李文宾认为,5月以后是比较乐观的。
首先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摆脱了低端以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更多的是讲究对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的赋能,技术的赋能,品牌的赋能。所以2022年以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绝大部分是可以转移出去的。
此外,在疫情的有效管控之下,中国经济的复工复产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今年的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可能到了一个相对的冰点,如同“倒春寒”。“倒春寒”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春天。即使5月份或者说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也许还会出现一定的波折,但它也是一个不断筑底,不断重建信心、夯实向上的趋势。
该怎么把握投资主线?有哪些板块值得看好?
刘晨明表示,上半年大家是在交易宏观逻辑,稳增长是第一要务,只要经济能稳住,其实就是中国最优质最核心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消费跟制造业里面。
细分的领域是比较多的,如五一假期之前,中央财经委专门开会讲稳增长,包括新基建、老基建、能源,也包括光伏、交通网络等。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是到了该贪婪的时候,还是该恐惧的时候?
刘晨明认为,现在到了该贪婪的时候。如果大家资金属性足够长,那就可以随时布局,如果想控制1—2个月的波动,可以慢慢地以定投或加仓的形式入局。
李文宾持相同观点。过去几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意外因素,打断市场比较好的趋势,或者说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所有中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命运其实是和国家的命运高度相关的,与中国优秀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高度相关的,只要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信心,可能每一次危机都是危中有机。(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