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二和三分之二比较大小,可以用几种方式来实现?日前,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学生们手持平板电脑,用画一画、算一算、写一写的方式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还将各自的思考分析过程录制成语音发到平台上供全班同学讨论。数学课堂引入“教学助手”后,一下子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之外,教师也因为有了“备课助手”和“作业辅导助手”,能在备课负担和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更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辅导需求。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全市将建设市级统一数字教学服务平台,中小学课堂将陆续迎来三位“智能伙伴”:备课、教学、作业辅导助手,推动上海基础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为师生提供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更公益的教育资源,努力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获得感。
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智能化备课助手的出现,在年轻教师群体中广受欢迎。在这个新助手的“加持”下,平凉路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张智玮的备课时间大大减少,但备课的内容却极大丰富起来。有着6年教龄的张智玮告诉记者,“备课助手”系统中为教师提供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细化的目标,智能化推送适应不同学情的备课模板资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优秀样例等,供教师便捷选用。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进行个性化调整。
“备课助手能帮助不同层级的教师,提升备课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平凉路第三小学数学教导徐音告诉记者,年轻教师能够在备课助手的帮助下迅速“站稳讲台”,成熟教师也将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研究学情和教材中,提升教学品质。
张智玮通过“备课助手”设计的教学方案和资源,能同步到“教学助手”中,直接在课堂上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当天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对如此信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充满兴趣——课堂不再是只有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可以在平板电脑上通过图形分析寻找答案,抑或通过语音输入共享小伙伴的讨论结果,学习的方式多元鲜活,一下子击中孩子们的学习“关节点”。张智玮感受到了学生对数字化课堂的喜爱。
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记者了解到,上海采取先点上试验、逐步带动面上推开的方式推进这项新工作,目前已选择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作为试验学科,选择宝山、杨浦两区以及徐汇区部分学校作为试验范围,适时在全市逐步推广。
浸润教学提升“数字素养”
近10年来,上海正努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形成了较好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基础,为此次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2年开始,本市确立了基于数字教材应用的教学系统模型,建设数字教材及配套资源,提炼数字教材应用的场景形态。去年开始,本市共计录播了超过12000节“空中课堂”教学视频,并建设教学设计、课件、作业等配套资源。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洋介绍说,这些优质资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形成由新授、复习、答疑辅导组成的体系,为推进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可进一步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师生通过长期浸润于信息环境中,不断应用数字资源,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数字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数字社会责任,从而不断提升本市师生的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