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陶”花盛开的地方
来源:中国教师报 | 2023-08-31 15:05:56


(资料图片)

江苏宜兴有着古老的制陶历史,被誉为“陶都”。其中,尤以紫砂最负盛名,其独有的泥原料和成型工艺在陶瓷业中独树一帜。自明代迄今,诸多文人参与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也因此赋予了紫砂更多的美学内涵。

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身处“陶都”,因陶兴学、与陶交融、立陶树品。学校充分挖掘家乡紫砂文化资源,着力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全面打造校园陶文化和陶课程。

启“陶”梦,创设空间。陶文化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都人,也赋予学校学生响亮的名字——陶娃。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紫砂文化,感受陶文化的魅力,学校成立“陶娃紫砂研究院”,开展了陶刻、制壶等活动。同时,学校依托家乡特有的紫砂文化资源优势,经由60多名教师和紫砂艺人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多编写了《陶娃学紫砂》校本读物,在每周的美术课和综合实践课学习。学校还建设了“陶娃艺术中心”,规划出陶娃梦工场、陶娃研究院、陶娃名师坊、陶娃紫砂印社等多个功能室,每周组织学生进行紫砂陶艺实践活动,为师生展现艺术才能、传承家乡紫砂文化创造丰富的活动空间。

练“陶”艺,彰显个性。学校根据紫砂陶工艺表现的多样性和小学生认知特征,开发学生喜爱的课程,主要包括“制壶、泥塑、陶刻、印章”等,并组建学生社团。在紫砂陶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紫砂陶传统成型工艺的同时又不拘于传统造型的束缚。小陶娃拍泥片、起身筒、做壶盖、镶嘴把,用泥片成型的方法表现出心中的创意作品,还在自己创作的紫砂壶上用陶刻、贴花、泥绘等艺术手法进行装饰,在壶底敲上自己刻制的紫砂印章,体现了特有的陶娃印记。学生在紫砂陶课程中自由徜徉,始终保持了对紫砂艺术持续的学习兴趣。“陶娃撷英园”展示了学生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陶刻器皿、古龙窑、英雄人物等紫砂陶艺作品,可谓童心独创、别具一格,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共“陶”舞,丰盈活动。紫砂陶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要使学生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学校挖掘紫砂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主体性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渗透到陶艺课程活动之中:一方面策划“紫砂陶艺节”活动,在校内开展“‘童眼看紫砂’征文”“学生现场陶艺制作竞赛”“亲子陶艺现场展示”“学生紫砂陶艺作品展”等系列活动,邀请紫砂名家担任活动嘉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收获快乐,也使校外人士关注学校课程建设并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开展“访陶、话陶、唱陶、演陶、画陶、玩陶、研陶”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唱陶”活动为例,学校从紫砂陶的历史、造型、功能、成型、工具、材质等角度出发,组织学生、教师、家长搜集研读有关紫砂陶的人文历史,开展编创“紫砂陶儿歌”活动,优选适合学生诵读的儿歌汇编成《紫砂陶儿歌集》。学校选出学生喜欢的儿歌曲目,重新填上与紫砂陶文化相关的词句,利用晨会课、音乐课、少先队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学唱,使学生在丰富的陶艺课程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真切感受到参与陶艺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进一步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潜能。

亲“陶”师,薪火相传。学校的紫砂陶文化实践活动基于陶而不囿于陶,而是“以陶为媒”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实践空间。学校不仅聘请多名紫砂名家定期进校辅导,还组织陶娃走出校园探究家乡的紫砂文化:走进有500年历史的前墅古龙窑,探寻紫砂陶原始的烧制流程;走进古朴典雅的中国紫砂博物馆,欣赏琳琅满目的陶瓷产品;走进普通的民间紫砂作坊,了解紫砂艺人的生活……近年来,学校坚持开展“寻访家乡紫砂文化”活动,参观了许多紫砂大师的作品陈列室和工作室,听他们讲述紫砂艺术生涯和独具特色的紫砂陶制作技艺。在丰富的活动情景中,小陶娃感受到家乡陶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认识到“陶都”先民创造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感受到陶艺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不懈努力。

蜀山、蠡水、南街、古龙窑,清灵山水毓秀,寻常百姓人家……学校在这片承载了千年陶韵的土地上,倾力打造一本质朴雅致的陶文化长卷,给学生创造一个乐尽天真的“陶”花源。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