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由开幕式、闭幕式和主论坛、专题论坛及配套活动组成,同期举办2023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
(资料图片)
数据连连看
论坛部分由6场主论坛
近30场专题论坛及配套组成
320余位国际组织代表、知名科学家、企业家代表参会
展览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
较去年增加5000平方米
14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亮相展会
50余款新品在本届博览会首发
40家企业首次参展
本届大会同期开启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北京)
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四大赛事
含27个大项、68个小项、116个竞赛组别
大赛每天有4000余名来自全球的精英赛手同场竞技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为53.1万台
我国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
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
去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了1700亿
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645.8万台
今年上半年
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了5.4%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53万套,增长了9.6%
亮点抢鲜看
技术交叉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人形机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
技术交叉融合是机器人产业最突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上则更加明显。
“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双足行走的机器人,看到了与人皮肤很像的机器人。未来拟人类的机器人可能是产业风口和发展方向。”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感觉“一开始爬坡很慢,突然间开始加速”。
他介绍,去年开始,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多了起来,目前是快速迭代升级的过程。
行走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6千米的“悟空”,通过融合腿足运动技术与环境感知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三维环境地图构建和自主动态导航;人形机器人“多拉”的背后,是视触觉双模态模型与模仿学习机能,这使得它能够更快速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今年的机器人大会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形机器人。
十年前已投身人形机器人行业的EX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博阳介绍:“现在定制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设备可以解决多种功能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机器人如果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人形机器人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762亿元。
此次大会上,小米将最近火热的机器人“铁大”(CyberOne)带到了现场。据小米机器人项目经理邵元欣介绍,相比机械臂、AGV(移动机器人)等设备,人形机器人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对于同一场景下的不同操作环节,人形机器人可实现对多种单一功能设备的替代。后续“铁大”也会率先应用到小米自己的智能制造工厂中。
操作更加灵活:工业机器人的“轴”越来越多
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上,很多工业机器人新品发布。与往年一样,有很多“大型号”的机械臂吸引着观众的眼球,众多品牌带来了自家的新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产品中出现了很多“六轴”+附加轴的机械臂。
在展会现场,一条黑色轨道上,橙色的6轴机械臂正在地轨上运动作业。这是库卡工业机器人直线6轴的新产品KR FORTEC-2 ultra和RL4000地轨,库卡工业自动化工程负责人、智能焊接产品经理党园清介绍,其可以应用在焊接、涂胶、机械加工、搬运、码垛等方面,展会上的这款可以搬运480公斤重的物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最大负载800公斤。
他表示,工业机器人对于精度要求非常高,比如库卡此次展出的六轴焊接机器人,精度已接近于头发丝。
人的运动靠关节,机器的运动则靠轴承。
对“轴”数要求更严的背后,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对精细度和灵活性的追求,更是对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发展的创新需求。
目前,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进入国际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获得知名跨国企业认可。
按照浙商证券研报,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工业机器人将赋能千行百业,撬动万亿市场。
应用更加精细:“机器人+” 无处不在
对于制造业、农业、建筑等行业而言,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广泛实现“机器换人”“机器助人”,而机器人在汽车、电子、机械、轻工等诸多行业及其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使用,也可以催生出优秀的研发成果和丰富的场景应用。
可以自主导航、智能避障、自主乘梯,将物品自动送到用户手中的室内配送机器人;拥有碧蓝眼睛与柔软毛发的仿生机器猫,可以像猫一样摇头、摇尾巴、伸懒腰,与真正的猫不同的是,它可通过智能语音呼唤互动,对老人、小孩进行情感陪护;蔬菜瓜果通过机器人可实现10秒采摘一个果实,并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和视频技术进行算法分析,实现成熟果实精准采摘,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准确率可达95%以上;长者陪伴机器人“小丽”可在室内自如行走,通过小丽助手、社区分享、小丽活动等功能实现对老人的陪伴……
今年的机器人大会上,制造业、农业、商业、医疗、教育等应用领域都可看到机器人的身影,机器人正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飞”入千万家。
以今年大会上Festo展出的仿生飞行家族新成员“仿生雨燕”为例,其体内有着十分紧凑的构造,容纳了扑翼机构、扑翼控制元件、通信技术、升降舵和尾翼。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安装了一个无刷式电机、两个伺服电机、电池、齿轮箱和几块电路板。同时,通过超宽带技术(UWB)室内无线电导向系统,主控电脑、无线电模块和飞行器之间实现交互,仿生雨燕可在定义的空域内实现协调、自主的群体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