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凯普首发上会 研发投入持续下降明显低于同行
来源:金融投资报 | 2022-11-09 08:28:47

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简称:达利凯普)将于11月11日首发上会。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业绩持续增长同时,达利凯普毛利率持续下降。作为半导体产业链公司,达利凯普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仅有2项,且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能力存疑。同时,达利凯普严重依赖大客户和境外供应商,给公司经营带来隐藏风险。

研发费用明显低于同行

从业绩来看,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达利凯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16亿元、3.54亿元、2.85亿元,相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1.82万元、4906.96万元、1.14亿元、1.11亿元,业绩呈逐年增长状态。其中,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21%,主要受益于下游半导体设备、医疗影像设备市场需求增加和公司对下游客户市场份额的上升。

2019年-2021年,达利凯普主营业务毛利率由63.77%下降至55.88%,今年上半年略有提升至59.79%。整体来看,公司2020年和2021年毛利率持续下降的同时,还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同时,以2021年毛利率来看,公司自产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也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鸿远电子、火炬电子、宏达电子,高于风华高科、三环集团。

目前,半导体产业链经过发展已形成了芯片设计、晶圆加工、封装/测试三大主要上下游分工。由于半导体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且技术迭代迅速,因此企业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否得到妥善保护、核心团队是否稳固、是否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其IPO的重要基础。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达利凯普核心技术均形成于报告期外。具体来 看 , 公 司 配 方 类 技 术 形 成 于2012-2014年,电容器结构设计技术形成于2012年。根据招股书,达利凯普拥有专利技术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然而,据达利凯普第三轮问询函回复,上述6项发明专利中有4项为受让取得的发明专利,而不是靠自研产生。由此可见,达利凯普依靠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仅有2项。另外,据招股书,公司管理层中仅有一人具备MLCC技术背景,其余均为财务、投资或者企业管理背景。

相较于同行,达利凯普的研发投入也不多,且研发费用率不断下滑。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达利凯普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58.31万元、987.09万元、1543.88万元、837.82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93%、4.57%、4.36%、2.94%,远低于竞争对手平均水平。同一时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为7.12%、7.78%、7.14%、9.21%。

高度依赖境外供应商

由于达利凯普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军工、通讯、铁路信号、射频电源等领域的射频微波电路中,主要产品生产商较为集中,因此,公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集中度均较高。

从客户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总额分别为7662.02万元、9842.9万元、1.65亿元和 1.64 亿元,占比分别为 47.42%、45.60%、46.64%、57.59%,占比逐渐增加。

具体来看,达利凯普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客户均为PPI,该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 4338.00 万元、5566.61 万元、7929.88万元、9391.62万元,占营 业 收 入 比 重 分 别 为 26.85% 、25.79%、22.37%、32.91%。由于国内其他上市公司和公众公司暂未形成射频微波MLCC的批量出口销售,目前PPI未向国内其他上市公司或公众公司采购射频微波MLCC产品,不排除未来国内出现与公司同样具备产品性能、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较强竞争力的射频微波MLCC生产厂商后,PPI向其采购的可能性。因此,达利凯普也被市场称为其第一大客户PPI的“代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凯普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余额合计分别为3155.29万元、3263.95万元、3252.23万元、6914.87万元,公司应收账款相对集中,前五名客户余额占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81%、51.06%、48.57%、53.20%。

同时,达利凯普也较为依赖境外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供应商主要来自境外,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接近90%。据了解,目前中高端电容所使用的电极浆料和瓷粉的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仍由少数日韩和美国厂商掌握,公司基于行业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符合公司技术要求、供货量等需求的供应商。其中,香港昌平实业有限公司是达利凯普近三年第一大供应商,其采购金额占公司报告期采购总额比例约50%。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自境外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的金额分别为2589.89万元、4514.32万元、1.57亿元、9217.93万元,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由48.78%增加至85.52%。(本报记者 刘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