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厅内登机口指引标识一目了然。
通往卫星厅方便快捷的捷运系统。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昨天上午,从深圳机场卫星厅出发的深航ZH9103、南航CZ3553两驾“首飞”航班在机场跑道同时起飞,标志着深圳机场卫星厅正式投入运营。机场卫星厅是今年9月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大前海”首个建成投用的百亿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深圳机场“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投运的重要基础设施,启用后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能级,为“双区”建设带来强力支撑。
1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达2200万人次
深圳机场卫星厅项目于2018年底开工,工程历时近3年。据了解,为保证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按期推进,深圳机场集团联合各参建单位,克服工期短、工程量大,疫情影响等诸多困难,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推进,按时完工。
记者现场采访看到,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的北侧,通过捷运系统连接目前的T3航站楼和规划中的T2航站楼。据介绍,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平面呈“X”构型,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同时新增配套站坪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机场地空资源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根据规划,深圳机场卫星厅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启用后将新增42个标准廊桥机位,其中11个为组合机位可实现机位的灵活转换,最多可保障53架飞机停靠廊桥,过站航班靠桥率有望提升至90%以上,更多旅客可以体验廊桥抵离的便利。
2
为旅客带来“人性化+科技感”候机体验
全新的卫星厅在设计、建造方面别具特色,精心打造,处处细节上都体现了智慧高效、绿色低碳、功能人性化的特点。
记者在现场采访看到,卫星厅所有登机口均已实现刷脸登机服务功能,并通过搭建旅客运行管理等平台,部署自助服务设备,同时在洗手间等设施上为旅客打造智慧体验;在内部空间和环境方面,卫星厅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设计主线,候机区域设置不同款型特色沙发组合和不同颜色的座椅,配置了座椅充电、个性化沙发充电、充电吧台等不同充电设施,满足旅客多元充电需求;在卫星厅各个指廊,均设有独立的母婴室和不同主题的儿童游乐区。
在三层东西两侧的指廊连接处,深圳机场以人文和科技为展示主题,打造东、西两个双子星广场,配合广场上方的裸眼3D大屏,带给旅客沉浸式的体验,双子星广场同时各设有一处室外观景平台,是一个全天候的旅客室外休息空间,方便旅客更近观看飞机起降和山海远景,带来全新候机体验。
在节能环保方面,卫星厅达到了最新的国家三星绿色建筑标准,玻璃幕墙表面覆盖了造型独特的“L”型遮阳构件,东西方向设置内遮阳,能实现节能和建筑艺术的平衡。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商业“同城同质同价”的机场,深圳机场卫星厅商业服务也将延续这一理念,通过持续丰富业态组合打造旅行零售新地标。
3
提升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能级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预测,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客运需求量将达到3.87亿人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发展能级,推动深圳机场改扩建,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新一期扩建的重大项目,卫星厅是深圳机场“十四五”期间第一个建成投用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深圳机场通航30周年来的重要发展成果。
“‘十四五’期间,深圳机场集团将以卫星厅启用为全新起点,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履行‘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国企使命。下一步,我们还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三跑道、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T2航站楼等新一期扩建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六位一体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金祖表示。(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王钟雪/文 刘羽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