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收费:创新来自知识的无阻力的传播和交换
来源:每日商报 | 2021-12-14 09:56:12

这几天,关于中国知网版权费的事情已经在网上沸沸扬扬,一位89岁的老教授经过了8年维权,最终等来了中国知网的认错,追讨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版权费。

笔者也在知网上查了一下,发现通过各家杂志等收录在知网上的稿子有三百多篇,单篇下载量高的有500次,这些文章虽然不是什么真知灼见,但能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和引用,作为作者我很高兴,让我反感的是,知网为此向读者收费,但却不用向作者支付一分钱,甚至作者本人使用也要向它付钱。

我这里不想接着声讨知网,而是说另一个事情,就是创新。

创新究竟是怎么来的?思想观念日益平凡的交换带来了现代世界速度日益加快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来自知识的无阻力的传播和交换。

现代世界的奥妙在于它实现了规模极其庞大的相互联系,思想和知识跟来自全球各地的其他思想知识交汇,“血统”也变得越来越繁杂。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就说过:人类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们积累了重新搭配原有发明、提高生活水平的配方。没有一个发明是不受到其他发明的启发。今天的创新速度,其实就是来自分享知识的速度。19世纪之后,发明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分享变得容易得多,交通和通信技术更快更远地传播了信息,报纸、期刊和电话、电报、电视的出现让知识长了翅膀。

在今天,知识的传播有了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方便,知识的共享更是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创新。知网本来是搭建一个共享知识的平台,这是很棒的一个主意,然而这个很棒的主意却变成了一门生意,也就是收费。收费这个门槛很显然使得知识的流通增加了摩擦力。假设我是一个学生,本来想写一篇论文,我会阅读上百篇文章,但是在收费的前提下,我可能仅仅付费阅读了十来篇文章,这样我的论文观点就会很不全面,想法也会缺乏新颖。

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知识,其实都很愿意和别人分享,当听到别人居然拿自己的东西来收费,自然会很气愤。例如我认识的一个知名经济学家,他在《产业经济评论》上写了一篇关于元宇宙的论文,当他得知自己的论文在知网上下载要5元钱的时候,他直接在自己的朋友圈宣布免费给任何需要的读者。

其实,我们的确需要一个类似“知网”的平台,来加速知识的流通和共享,但是从上面获得知识应该是免费的,这个平台应该是公益性的,如同一个公共图书馆,让人们能够方便地分享和查阅各种文献、论文和文章。至于赚钱,它完全可以提供一些额外服务,例如出售相关图书、杂志、文化周边产品等等。而目前知网的这种模式,实在让每一个读书人喜欢不起来。(岑嵘 本报评论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