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 郑州医院的生殖医学科很“火”
来源:河南商报 | 2021-11-24 08:34:33

“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不孕不育、高龄生育困难问题突出,辅助生殖技术被更多人关注。在不少医院里,生殖医学科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科室,每天来这里的患者络绎不绝。

胚胎师作为生殖医学科的“心脏”,对试管婴儿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身居幕后,他们鲜少被关注。“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胚胎师的工作量是否变大?不同患者的精子和卵子,胚胎师会不会弄混?

河南商报记者走进生殖医学科胚胎实验室,揭开胚胎师的神秘面纱。

“解冻”胚胎的明显增多,做试管婴儿的夫妻平均年龄是32.8岁

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院区,生殖医学楼是承载着许多家庭希望的地方。

如果在上午八九点来到生殖医学科二楼诊室,你会看到非常壮观的景象,患者把电梯和走廊围得水泄不通。

而在六楼的胚胎实验室里,胚胎师们从早晨六点钟就开始忙碌——他们要开始每天的安全核查,从胚胎实验室的大环境到安放胚胎的培养箱,从存放试剂的冰箱到工作站的正常运行。确认一切正常后,才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刘艳丽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一位副主任技师,主要负责胚胎的冷冻复苏。

“三孩政策实施后,来进行冷冻胚胎复苏的患者明显增多。很多之前没有想过要二孩、三孩的家庭,都想趁着年轻再试一试。”刘艳丽说。据介绍,在这里做试管婴儿的夫妻平均年龄是32.8岁,年纪最大的女性是48岁。

这些家庭都是之前在医院做过试管助孕的,他们已经完成了试管婴儿前期最关键的胚胎培养阶段,冷冻的胚胎在液氮罐中保存,接下来只需要胚胎师们上场,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小生命。

刘艳丽的工作也变得异常繁忙,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多的时候一天要冷冻200多枚胚胎。”

也正是经过她和同事们的巧手,一枚枚冷冻着的胚胎满血复活,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希望。

胚胎师的日常:显微镜前一坐就是一下午

在胚胎实验室里,刘艳丽负责的只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一环。

这里拥有一个22人的胚胎师团队,他们按部就班,紧密协作,生产着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生命。

根据工作需要,胚胎师们被划分为不同的岗位:胚胎观察岗、捡卵岗、精液处理岗、授精岗、胚胎移植岗、胚胎冷冻岗和胚胎复苏岗等。

从受精到卵裂,从卵裂到囊胚,每一枚胚胎都要经过胚胎师的手,当看到形态佳的胚胎时,他们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胚胎实验室的工作,并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多岗位、多种类、多形式并行。

每一枚卵子都是胚胎师从显微镜下观察多个视野从卵泡液中吸出的,而每一管取出的卵泡液都要经过胚胎师在显微镜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旋转反复多次观察。针对卵泡较少、取卵困难的患者,胚胎师更是慎之又慎。

而负责受精的胚胎师,往往在显微镜前一坐就是一下午,经常为了保证受精的最佳时间而错过吃午饭。

张建瑞是医院生殖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主要负责授精岗。长年累月地盯着显微镜,让他的镜片上满是磨损,“一年更换一副眼镜”是他的标配。

工作必须零失误,胚胎师们都有强迫症

在胚胎实验室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医生都有强迫症。

张建瑞被同事们称为强迫症的“天花板”。他的强迫症已经严重到自己一个人无法下班的情况,“必须得有同事和我一起检查完实验室所有设备,我俩同时操作,我才能放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因为胚胎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实验室内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双人进行核对,尤其是在精液的优化处理环节,不仅双人核对,还会有电子核对系统同时进行,为的就是保证每一枚卵子,每一个精子零差错、零失误结合。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医生都有职业病——强迫症。

“我们的工作必须零失误。如果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患者一生幸福,甚至导致家庭的破碎。”张建瑞说。

从业十余年,张建瑞和刘艳丽都已经是“老手”了,但是却从来不敢放松片刻,只要一走进实验室,脑子里那根弦就紧绷着。他们不仅是强迫症的“天花板”,更是严谨细致的“天花板”。

作为幕后英雄的他们,早已习惯了在背后默默付出

胚胎师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胚胎可以生长发育良好,让患者成功妊娠。

如果遇到疑难病例,胚胎师们则彻夜难眠。因为受精不好,又或是因为胚胎发育不好,胚胎师们能一改往日儒雅姿态,在办公室开会讨论,深入研究,激烈场面堪比比赛现场。

而作为幕后英雄的他们,早已习惯了在背后默默付出。

因为不孕患者接触的多是生殖医学科医生,到了实验室环节,都是交给胚胎师团队来全程操作。

因此也有许多患者在成功怀孕以后,想要感谢这些幕后英雄,却不知道要找谁。

张建瑞说:“有的患者成功以后,突然就带着锦旗,抱着孩子来了。我们心里真的很感动。”

而就在一周前,一位53岁的母亲带着双胞胎女儿来医院送锦旗,感谢多年前的“送子观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王兴玲。

时隔17年,看着两个小姑娘已经长得亭亭玉立,生殖医学科的全体医务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振奋。(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杨益莹文/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