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再次救市 东北经济为何衰落?
同时,如果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数据进行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出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规模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辽宁省保持人口净迁入发展态势,并略有增长,而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呈净迁出态势,且规模扩大明显。从整体来看,2010年时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数量达到219万人,相当于2000年的 5倍;从增长幅度来看,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口净迁出分别增长2倍和2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辽宁省仍然保持人口净迁入的发展态势,但基本是受省会沈阳及计划单列市大连市的支撑,其它省内地区仍然是呈人口流出的态势。
3、房地产风险高。 在中国,谈经济主要的就是房地产经济了,谈资产价格那么就是对应房价。根据《8月中国百城住宅升值榜》来看,如果去年8月份买入一套100㎡的房子,并持有到现在,全国平均净赚近15万元,然而如果这套100㎡房子位于东三省,那么就是不赚反赔了。其中沈阳亏3.7万,长春亏0.2万,哈尔滨亏0.7万。
此外,根据易居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商品房供求压力综合指标排名中,东北三个省会“名列前茅”。

综上,以沈阳为代表的一些东北城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早一批重工业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非常快,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面对着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人才的不断外流,房地产经济事实上先于全国接近尾声,未来成长空间相对有限。
100多年后东北人“闯关西”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因此,关东大多数汉族居民的先祖属于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
随后,“共和国的长子”1990年代国企大改革,大量中小国企被卖掉,百万工人下岗。2003年“振兴东北”战略出炉,大量政府投资救活了东北国企,地方政府重新变得强势。然而,此时国企改革的方向却出现错误,从1990年代的“卖国企、甩包袱”变成了“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东北经济重新回到国企称霸的时代,挤占社会资源的同时,民营经济几乎没有发展。
可以看出,当年受到灾荒和战乱洗礼的老百姓,千里迢迢闯关东,这是一次被动的“自然选择”,那些意志坚韧、机智灵敏,生命力旺盛的人最终或者走到了黑土地,并将此基因传承至今, 或许这也是大家认为东北人“民风剽悍”的一个原因。
如今,这块极北苦寒之地发展跟不上,气候相对南方又不是那么宜居,这群骨子里继承了爱折腾基因的东北人心想,整这破地方还有啥待的!走了!
二更君曾去过大大小小不少的地方,发现上到中国最南的大都市,下到西部山区的小县城、甚至小镇上,都能看到不少东北人的身影。据说中国最南的海南省,东北人比例高得吓人。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