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构建多元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数智产出赋能生活
来源:文汇报 | 2022-01-20 11:09:26

以中环为横轴,南北高架为纵轴,通衢构筑起的坐标系“第一象限”处,坐落着静安国际科创社区。作为市北高新园区引才、聚才、留才的重点项目之一,这片占地面积588亩的区域,规划建筑体量达145万平方米,除产业、商业、租赁住宅、学校等地块外,生态和智能是其亮色。

少有人知,该科创社区所处地块,曾是一个以“数烟囱”来指代“密度”的制造业集聚区。这里曾伫立着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彭浦机器厂,也诞生过多项国内工业设计的首创与第一。经过近30年发展,这片区域不仅以大数据创新及产业为驱动,成功蝶变,站上云端,还化身为市北高新园区,特别是近年来,数智产业高度集聚,区域经济密度、亩产税收领跑全市。

当下,上海发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也为市北高新抢抓机遇和资源,实现新一轮跃升提供了指引和契机。

“十四五”期间,市北高新将紧扣智慧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发展理念,启动一批城市更新、公共配套、环境提升项目,持续加大对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推动自身从形态单一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向功能交织的“创新型产业社区”迈进,加快成为经济密度高、数智产业强、五型经济优的标杆示范区,成为头部企业汇聚、科创企业云集的磅礴活力区,吸引创新型人才近悦远来的现代品质区。

从“园区”到“社区”,探寻跃升新路径

数据,勾勒着这片土地的智力产出。

截至目前,市北高新园区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央企总部和知名民企70余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累计210家,规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近500件,数据智能企业510余家,研发创新应用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政务、金融等十余个重要领域;去年企业总营收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11.5%;数智产业税收新增16.5亿元,同比上升近20%,占园区总税的18%。

“云数智链”核心生态圈持续扩容。作为市科创办张江资金重大项目的上海区块链生态谷已集聚50余家优质企业,市北也先后获评上海首批“在线经济特色产业园”“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

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让市北对人才“第一资源”有了前所未有的渴求。

合合信息,专注于数字经济的“科技独角兽”,去年入选“中国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一次调研走访中,企业反映:科创企业中年轻人才从业头三年特别容易跳槽,居住问题是其中主要原因。能否留住人才,决定了很多中小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

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依托高效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网络,要打造体现职住功能兼容的‘中国创新型产业社区’样板。”市北高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岚抓住了这一实现路径。

从“园区”到“社区”,一字之差,背后折射的是理念和手势的变化。得益于“成片开发、统筹联动”的运营模式,整个园区将被建设成一处集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场景塑造、生态提升等多元要素于一体的科创新城。

构建多元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数智产出赋能生活

屋顶绿化、折叠草坡、口袋公园、健康步道一应俱全。星级酒店、空中泳池、商务餐饮、文化空间、会展中心、共享场馆、保障住房等应有尽有。北部走马塘河流经此地,经处理的河道水将直接用于绿地灌溉,同时规划设计雨水蓄存,大幅提升区域“自然韧性”……

在国际科创社区设计之初,率先规划的是绿化绿地、水系河道、海绵城市等生态系统,而后嵌入的是产业、商贸、文体、教育、公共空间等核心资源,人们的工作生活、文化娱乐等所需所求都能在这个“产业社区”中形成闭环。聚焦人在“产城互融”进程中的关键地位,实现“产业发展新高地”“精英聚集新领地”“文化传承新生命”“人文生活新寓所”复合定位。

比如,紧扣数字新基建主题,园区探索5G技术与数字化园区相契合的创新应用,引进、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高端科创企业,设立支撑5G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中心以及联合实验室。

科创社区中也包含了2.2万平方米精品住宅以及近9000平方米的历史保护建筑。将重点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释放“云数智链”内生动力,在区域内大量应用极具科技感和生活感的无人化智慧城市场景,努力打造成为智能化、品质化、个性化的乐活街区。

去年底,作为上海市新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市北高新租赁住房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新一批2100套住房将解决新市民、青年职工等人群住房需求,持续优化区域租赁住房空间布局、构建多元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未来两年内,将分阶段、分批次推出近5000套人才公寓,满足各类人才所需。由此,科创企业员工的通勤成本有望从90分钟缩短为10分钟,放大的则是满满活力与创新发展的加速度、新动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