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附属大学,你听说过吗?在豫北山区新乡辉县市西平罗乡,有一所依托于幼儿园的社区大学,在此上课的“大学生”,是附近15个村庄的600多户农民,“校长”郭文艳是名“80后”,刚刚入选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她是本年度我省唯一入选的教师,也是继王生英、刘文婷、郭天财、张玉滚后,我省第5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她把幼儿园的课堂搬进乡村田野
2002年,郭文艳于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2012年,郭文艳了解到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急需教师的情况后,通过招教考试,来到了这里任教。西平罗乡四面环山,因此当地人习惯把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叫作川中幼儿园。
彼时的西平罗乡,“三留守”现象严重,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更让郭文艳担忧的是,这里的群众思想落后,漠视教育,川中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上,都落后于城市里的孩子。
郭文艳看在眼里,“计”上心头。“教育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应该体现在学校的软实力上。”乡村的孩子虽然人在乡野,但是应该心怀世界,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优质教育。
于是,在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教学期间,郭文艳邀请专家把脉,立足当地,带领团队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实施生态教育,探索适合乡村幼儿的学前课程。
辉县市拥有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山地面积为1007平方公里,独特的地形让郭文艳看到了开展特色教育的可行性。她带领幼儿园的老师们,亲手为学生开拓了学习活动的生态种植园。
每个班级都可以分到一片园内的空闲土地,学生可以从家带来蔬菜、粮食的种子,从翻土、播种到锄草、浇水,从观察秧苗生长到收获果实,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种植园中,郭文艳坚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活动的乐趣。
乡村田野中的玉米皮、树叶、石头、废旧竹帘,种植园中的花生、玉米、红薯等,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河滩里的石头变成了小乌龟、恐龙蛋、小汽车,废纸箱变成栩栩如生的美工作品,秋季散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孩子们手中拼贴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川中幼儿园以生态种植园为载体,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每周安排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学习活动。“乡村有乡村的样子,乡村教学也应该有独属于乡村自己的样子。”郭文艳说。
创办社区大学,实现平民教育
川中幼儿园100余名学生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来自留守家庭。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导致其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难以在家中得到延续,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教育难题,郭文艳请专家进行育儿知识专题讲座,定期给家长开放阅览室,并带领教师进行全员家访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帮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为了更好地改变家长的思想意识,2014年5月,经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指导,郭文艳为家园共育换了一个新思路,她带领幼教团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这不单纯是家长的学校,也不是农民技术学校,它是一所成人终身学习的公民学校。”郭文艳说。
川中社区大学以川中幼儿园老师为主力军,学员都是学校周边的村民,课程也从老师的特长和学员的需求人手,开设了育儿知识、卫生保健、法律常识、烹饪等课程,提高学员的生活认知水平;开设美术创作与欣赏、非洲鼓、舞蹈、音乐与欣赏等艺术课程,丰富学员的精神生活。
“自从进入川中社区大学,我就变得不一样了。”南平罗村村民崔福月说,这里改变了她的性格。以前的她有些自卑感,总觉得生活没什么情趣。现在的她,“爱说爱笑爱热闹,爱唱爱跳爱文艺”,像变了个人似的。
川中社区大学每年都有发展,每年都有新的规划。“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生活在乡村里的群众,这就决定了,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和群众走得更近,真正实现平民教育的价值。”郭文艳说,每周二、周四的课堂,都座无虚席。
“川中社区大学承载了几代人对文明的渴望与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占兰认为,留守儿童在幼儿园能受到好的教育,弥补了亲情的缺失,给孩子们以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滋养;村民们在这里懂得了怎样让平凡的生命更有意义,如何让简朴的生活更加快乐。
“扶贫的深层次需求,应该是激发和满足村民对文明与文化的追求。”刘占兰说,郭文艳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实习生金萍杨雪情/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