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钱币史也是一部中国历史 一把金错刀让王莽成为“铸钱第一高手”
来源:顶端新闻 | 2022-04-29 08:26:15

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上,钱币无处不在。王朝兴衰、社会关系……每个角落我们都可以见到钱币的身影,因此有人说,一部钱币史也是一部中国历史。

在河南,有一家钱币博物馆,从先秦时期到今天的绝大部分货币种类都藏在这里,甚至还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和代价券。顶端新闻“博物馆顶好玩”系列融媒报道,一起来钻进“钱眼”里,到河南最“有钱”的博物馆逛逛吧。

中国最早的“纪念币”,存世不足10枚

提及古钱币,你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圆形方孔铜钱,这种形制的钱币,贯穿了华夏两千年的文明史,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其实,钱币最初的样貌并非圆形方孔,而是百花齐放。河南钱币博物馆钱币专家吴革胜告诉记者,圆形方孔钱是由圜钱演变而来,最早的圆形方孔钱就是秦半两钱。

吴革胜介绍,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这时候的贝币是海贝,到了商周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青铜贝币也随之出现,甚至有的贵族把青铜贝币包上金。“青铜贝和包金青铜贝在当时价值很高,普通百姓不可能拥有,因此人们用陶土捏成贝币模样进行烧制,陶贝就出现了。”

在河南钱币博物馆先秦时期展区,一种四角尖锐的钱币映入记者眼帘,吴革胜说,这种钱币叫做空首布。

资料显示,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取形于农铲,因其首中空,所以称之为空首布,根据造型不同,也分为平肩空首布和耸肩空首布。

“春秋时期,贝币的价值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市场交换的需要了,为了方便购买大宗货物,东周王室才决定铸造大额布币,与贝币并行使用,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钱币。”吴革胜说,除了布币,先秦货币还有像刀一样的刀币,在燕国、齐国、赵国等国流通。此外,楚国还发行了蚁鼻钱进行流通使用。

在先秦时期展区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文信钱”,这种钱币没有面额之分,上面铸有“文信”二字,当今存世量不足10枚。

吴革胜告诉记者,文信钱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私铸的,也有一种说法是秦王给吕不韦铸的,因他的封爵是文信侯,所以叫文信钱。“吕不韦身居高位,其实是一种显摆,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了。”

一把金错刀让王莽成为“铸钱第一高手”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看到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写下这句诗,你是否顿感诧异,美人送我一把兵器,琼英美玉都无法报答我的感激之情,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张衡提到的金错刀并不是刀剑,而是发行于新莽时期的一种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方孔圆钱,环文阴刻“一”下“刀”,字陷处错以黄金,因此被称为金错刀。

吴革胜介绍,王莽篡位成功后,推行了多次货币改革,一共铸了16组钱,被称为“六泉十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刀平五千”。“一刀”是环钱的铭文,“平五千”则是刀身上的铭文,“平”,就是值的意思。“一刀平五千”的意思,就是这枚金错刀的价值相当于5000枚五铢钱。

“金错刀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铜质精良,古拙稳重,透露出秀美气息,有‘钱绝’之称。”吴革胜说。

金错刀设计之美令人惊叹,王莽也因此被历代藏家誉为“铸钱第一高手”,但它的出现,也加速了王莽身死国灭的进程。

资料介绍,金错刀的黄金重量远比不上5000枚五铢钱的价值,发行这种不足值的货币实际上是王莽掠夺民间财富的一种途径,因此这种靠暴力保证流通的钱币在民间遇到了激烈的抵制。

中国最早的“代价券”诞生于抗战时期

代价券是一种能在消费中抵扣等值现金的券,相信很多人都用过。你知道最早的代价券诞生于何时吗?

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二楼,河南钱币博物馆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金融货币展”,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金融”展区,一张面值柒角伍分的“光华商店代价券”让参观者啧啧称奇。

吴革胜介绍,为了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解决边区群众因小额货币缺乏而在生活上产生的不便,陕甘宁边区成立了延安光华商店。经边区政府批准,边区银行于1938年3月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辅币券,与法币同值兑换。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光华券共计发行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柒角伍分六种。到1941年2月18日止,光华券共计发行438万元。

“至于柒角伍分的面值,很多人感到好奇,其实是因为当时的政府不允许咱们发行币值超过一元的主币,所以相当于打了个擦边球,在范围内印制了柒角伍分这一面值,这在国际社会上都不多见。”吴革胜说。(顶端新闻记者张弋实习生李玉琪/文记者李沂沦司佳琪/图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