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闻】算算高标准农田“三本账”(一线调研)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23-10-08 11:20:17

农田连片,满地金黄。车行至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色彩鲜亮、层次分明的画面映入眼帘。近看,一株株水稻齐膝高,沉甸甸的稻穗弯着腰。田间点缀着机电井和水渠,田边机耕路纵横、平坦畅通。

 

“几年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在咱们村,今年又计划新建4570.32亩,目前机电井新建25眼,衬砌渠道又建了0.38公里。”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报出一串数字。


(资料图片)

稳粮食产能,增生产效率,提种粮效益。跟随张家辉,记者和乡亲们算了算后边外村的高标准农田“三本账”。

增产账——

完善农田设施,提升粮食产能

投入:今年亩均政府投资约3200元。

产出:水稻亩产增加约60公斤,每亩能省约60元;玉米亩产约750公斤,每亩能省约50元。

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打开文件柜,张家辉找出一份会议记录,里面夹着今年沈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见书。村民代表的签名排成两列——“看!一致通过!当时还有村民说,自己出点钱建设都乐意,何况是国家拿钱给咱修?”张家辉说。

早在2016年,后边外村就搞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农田3800亩,建起40眼机电井、40座出水池,还开挖了疏浚渠道和水田上水线路。“那次建完,效果很明显,大伙儿尝到了甜头。所以今年一说又要建高标准农田,都很支持。”张家辉说。

村民张家义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种了一辈子地,种上高标准农田,他掰着手指头细数,“好处太多了”——

最直观的好处,是路好走、水好排了。

“以前,后边外村田间都是土路,下雨泥泞,人走都费劲,农机进田更费老鼻子劲儿。自从修了平坦的机耕路,下田干活方便了,大型农机进出也容易。”说着,张家义指了指身后笑道,3年前买的小汽车,现在直接开到田间。“排水渠以前也是土的,风吹雨打,冬天再有雪,年年坏、年年修,水渠上还爱长草,影响排涝。自从这土渠升级为水泥渠,水上得快,沟渠不长杂草,排水更踏实!”

最实惠的好处,是种粮成本减少了。

设施齐全,成方连片的农田节水灌溉更方便;道路配套,机械化作业不再难。路边,张家义抬手一指,“这一大片都是我家的地,种了400多亩,水稻、玉米面积差不多各一半。”自从建成高标准农田,水田亩均节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化肥使用量亩均减少20千克。“算这两项,水稻每亩能省差不多60元,玉米每亩能省大约50元。”张家义说,“没修机电井之前,全靠柴油机发电。现在有了机电井,费用省了一大半。”

最重要的好处,是旱涝保收、确保丰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上了灌排设施不足的短板,增强了农田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村西边是黑土地,最开始没有排水沟,有一年降雨多,田间内涝很严重,庄稼损失了不少。”张家义回忆,前年,春旱秋涝,因为修成高标准农田,自家的地没旱也没涝,没受啥影响,照样丰产丰收。去年,张家义家收获玉米34万斤、水稻30万斤,种粮收入超15万元。“放在几年前,哪能想到是这个数?”

最让农民舒心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个人“零投入”,完全由政府出资。

后边外村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约495万元,亩均投资约1300元。建好后,村里的水稻亩产增加约60公斤,每亩增收超210元;玉米亩产约750公斤,每亩增收近200元。今年,后边外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约1497万元,亩均投资大约3200元,未来种粮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

像张家义这样上一轮参加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村民,这次为啥还愿意参与呢?原来,今年不光项目面积扩大,还提质升级,标准更高、设施更完善:把砂石路改造为水泥路,机电井从50米、60米升级到70米,渠道再进行衬砌等。

在辽中区,像后边外村这样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39个,规划建设面积85.675万亩,实现基本农田全覆盖。去年,辽中区粮食产量达到11.03亿斤,连续11年保持在10亿斤以上,比2018年每亩增产234斤,促进农民增收8000万元。

截至去年底,辽宁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3411万亩,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54.56%。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耕地质量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去年,辽宁粮食单产平均每亩达到930斤,粮食总产量达2484.5万吨。

今年7月,辽宁印发《关于积极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的通知》,明确要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深化政银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并提高投资标准和建设效益。

增效账——

农田建设提质,粮食生产增效

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插2亩秧苗,每人每天能收1亩玉米。

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插60亩秧苗,一台收获机一天收玉米上百亩;土地流转价格每亩增加300多元,土地集约化利用率大幅提升。

田边立着一根石杆,杆上挂着个开关盒,张家义打开盒盖,拧动开关。伴着“哗哗”的声音,汩汩井水从几十米深的地下被抽出,涌入深、宽约30厘米的水泥水渠,继而一路流淌几百米,滋润片片田地。

渠相通、路相连,曾经灌溉不便的田块,如今成为高产田,高效节水灌溉和大农机机械作业更加方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老话说‘六月不插秧’,可在我们村,以前插秧总得拖到6月以后。为啥?忙不过来呀!手快的人,一天也就能插2亩田。现在,1台插秧机1天就能插60亩;玉米收获时,以前每人每天能收割1亩地,现在1台收获机1天就能收上百亩。”张家义说,农机作业保证了农时,还节省了人力。

在张家辉看来,高标准农田不只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土地集约化利用率。“自从有了高标准农田,我们村的土地流转率和流转价格一路走高。到去年,流转价格平均每亩增加了300多元,村集体增收6.5万元,村民的流转收入稳步提高。”

土地流转了,时间充裕了,不少农民也腾出工夫,外出务工赚钱。

“这两年,流转收入高了,我就把地流转出去,自己去袜子厂或者合作社打工。”今年60岁的村民韩桂珍说,“今年,我家每亩地流转收入900多元,打工每月还能赚两三千元。”

算好“大账”的不只是农民,还有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者和运营者。辽中区的一家企业承担后边外村在建高标准农田项目,企业负责人韩林说:“我们施工期与农忙时间错开,农闲时抢工期;农忙时,宁愿把施工进度缓一缓。”

村西头的一处稻田旁,几辆挖掘机正挥动“臂膀”,抓紧铺设田间道路,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韩林介绍,他们负责20多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辽中区11个街道,从设计到施工,随时跟各乡镇、村庄沟通,再由村干部和村民联系,确保建设细节适应农民需求。“有个周末,有村支书给我打电话,说管道坡度村民不满意,我们赶紧协调,及时调整优化。”

辽宁出台覆盖高标准农田项目全周期的设计、评审、监理、施工、验收、管护、金融资本投入等各项制度,推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项目法人全过程质量抽检“三检制”,同时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

建得好,更得管护好。沈阳创新推行高标准农田“损毁工程险”,施工单位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履行项目竣工验收后10年内的损毁工程修复工作,并在施工阶段派驻工程监理。同时,当地还搭建了在线监管平台,对项目进度、资金管理、建后管护等关键环节进行闭环管理,形成了“制度保障”“保险护航”“物联监控”等创新举措,有力确保农田工程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增收账——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种粮积极性

过去:施肥靠背驮手舀,辛苦又掌握不好量。

如今:机械化率提升,农技应用广泛,后边外村农业生产人均增收600元。

“自检成功,3秒后起飞!3,2,1……”

一架无人机加速转动旋翼,在玉米田上方向前推进,均匀播撒着肥料,绿色“海洋”被吹起朵朵浪花。这是今年夏季施肥的场景。

“以前施肥打药,有的区域无人机没法落、飞不到,还得靠人力。现在,路都平坦了,无人机能飞到田里的各个角落。”说话的,是后边外村种粮大户、54岁的岳志红。

早年间,施肥可没有无人机这个“好帮手”,那时农民得背上沉重的化肥袋子,走到田地中间,弯腰舀起化肥,挥手扬出去,再走向下一片……既辛苦,又掌握不好施肥量。如今,无人机飞上一圈,高效又精准。

走进岳志红家院子,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铲车等大型农机设备琳琅满目。“农业基础设施好,适合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这几年我学了好几样农机操作。家里今年种了600亩地,大部分是水田,都是机械化作业。”岳志红说。

“有了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迫切了。每次培训,大家伙报名积极性都很高。”辽中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于奎武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了土壤的地力、肥力,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等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辽中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赵玉新介绍,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加快,有机肥撒施、节水灌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进田,效果被越来越多农民认可。去年,辽中区玉米、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95.8%,开展无人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作业率达85%。

天色暗下来,岳志红戴上头灯,套好手套,骑着三轮车来到稻田边。停好车,拎着桶,深一脚浅一脚蹚进田里。他弯下腰一探手,起身时手上已抓着一只螃蟹。“秋风起,蟹脚痒。抓蟹得晚上,养蟹得注意喂食,喂豆粕,能壮黄……”不一会儿,岳志红就抓了满满一桶螃蟹。

“我寻思,咱这农田设施都完善,地力也好,就专门跑到盘锦学了技术,村里非常支持。前年我开始尝试稻田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这不就多挣了吗?”岳志红在自家的500亩稻田养蟹,去年,水稻收入每亩增加300元,稻田蟹每亩收入500元。

一地双收,农田产出更多效益。在后边外村,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学技术,发展稻田养蟹、稻田养鸭。在村干部带动下,2021年,后边外村成立喜稻种养殖合作社,吸纳全村九成以上农户加入。去年,稻田养蟹面积达1200亩,产值近380万元,村里还注册了稻田蟹和稻田米商标,拓展电商渠道,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很难想象,几年前,后边外村还是个无项目、缺产业的薄弱村。张家辉回忆道,“耕地少,人均2亩地,还都很碎,每户耕地不连片,有的被分成好几块小田,种起来费劲。那时种粮得靠天吃饭,产量没保障,效益一直上不去。”

如今,乡亲们种粮有了赚头和盼头。“正因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我们才能抓住机会,推动土地流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家辉介绍,去年,后边外村人均收入2.5万元,在农业生产方面,人均增收600元,“现在,村里农田是高标准,大伙过的是好日子!”

本期统筹:蒋雪婕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版式设计:沈亦伶

本报记者 郝迎灿 刘佳华

(人民日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