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Day:放松一天,能否实现精神和解?-每日热文
来源:知著网 | 2023-04-29 12:40:00

“今天Gap Day了,只学了3小时。”

“长达24h,怎么不算中国人自己的gap。”

“从早忙到晚连轴转那么多天,终于有一个gap day好幸福!”


【资料图】

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了一种很新的生活方式“Gap Day”

与舶来品Gap Year不同,Gap Day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梗,尽管两者形似,但其内涵不尽相同。在网友的诠释语境中,Gap Day更类似于“摆烂日”,指在忙碌的学习或工作中,抽出一天或更短的时间放松身心,调整状态。

尽管构词相似,但Gap Day的确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一日之短,也能间隔吗?

一些人乐在其中,享受着难得的一日休闲。有些人则一头雾水,认为连“休息”一词都不能大方说出口,未免有些心酸。当我们讨论Gap Day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为什么Gap Day 引起截然不同的看法?

偷得浮生半日闲:人们为何开始Gap Day?

Gap Day起源于小红书某学习博主的一条日常分享。在这条笔记中,博主把从当天17:10分到第二天进入学习状态之间的时间为gap,并称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已经很奢侈了”。

(小红书用户分享)

在小红书,许多人表示很喜欢Gap Day这个说法,并将其与“摆烂”做比较。同样表示高强度学习后的放松,但Gap Day听起来似乎比摆烂更加积极。”摆烂”常常带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消极与放任,而Gap Day则意味着短暂的休息会带来更多活力。

(小红书相关讨论)

彼时Gap Day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众词语,表达着学习人的短暂放松。而随着假期调休,许多人面临着连上6天班,单休一天的处境时,这一词语突然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微博用户讨论)

越来越多人开始分享自己生活中的Gap Day,或是早早下班宁静地躺在床上,或是出门吃饭看电影,或是抽出一天跨省出游……

渐渐地,似乎gap的尺度可大可小,有了供大家随意发挥的空间,有人将课间称作gap 10 minutes,将睡一觉称为“gap 1/3 day”,将上班期间上卫生间的时间称作“gap shit”,还有些人将传统文化与这股潮流相结合,调侃“gap 须臾”更适合中国宝宝,“偷得浮生半日闲”则被称为“gap half day”。

(微博网友讨论)

在众多纷繁的形式之下,似乎凡是休息时间都可以被称为“gap”。如果说Gap Year注重的是为人生按下“暂停键”,让自己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之外去体验不同的经历,找寻自我价值与灵感,那么以Gap Day为核心的一系列表述则是将自己日常的休息赋予“gap”的意义,更像是对无法改变的忙碌生活的隐秘反抗。

(小红书用户分享)

在Gap的一天中,无论是出门游玩还是什么也不做,人们并不期待从中获得心灵的充实或者意义的发现,恰恰相反,这段短暂的Gap是个人的“放电”时刻,关注的是思绪的完全放松甚至是放空。

“既然无法实现Gap Year,不如给自己一个Gap Day”。被洪流裹挟的个体,或出于社会期待,或出于自我追求,在种种顾虑中无法实现真正的“摆烂”,但至少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有节奏地享受休憩,忘却一些忧思,再投身于忙碌之中。

以Gap Day之名,我们可以获得某种勇气与安慰,从连续地繁忙与焦虑中短暂的抽离,在放空中重获生命力。与其说Gap Day 是一种略显荒谬的自我和解,不如说它反映的是个体与外部体系的博弈,在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实现某种精神胜利。

Gap之争:难以获得的松弛感

尽管许多人积极加入享受Gap Day的潮流,但依旧难以忽视这个词语本身带来的“拧巴感”。有些人认为这一说法充满了黑色幽默:人们似乎陷入一个怪圈,越是难以获得松弛感,就越要努力去营造松弛感。

(微博用户讨论)

与东亚的文化习俗、工作制度相结合,也许我们能找到Gap Day引起不同看法的原因。在历史上,东亚地区参与世界经济分工时一度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链下游,东亚大多依靠输出劳动力来换取资金与发展,而长久以来,这种勤奋刻苦的"东亚地狱模式”也成为一种独特的工作伦理,这种文化氛围强调努力,认为“工作即美德”。

这种价值倡导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可能导致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失衡以及从心理上无法坦然地从工作中抽离。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人在玩乐时会产生“负罪感”和“内疚感”。

在五一假期来临前,一系列关于出去旅行要不要公开的投票引起了网友讨论。在#出去玩发朋友圈要屏蔽同事吗#的投票中,有1万6千人选择"屏蔽同事”,而在#去旅游为什么不愿发朋友圈了#的投票中,获票最多的选项是“担心同事议论”。似乎出去玩必须是“秘而不宣”的,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是羞耻的,因为这代表着某种“懒惰”。

(微博相关投票)

(微博相关投票)

这也正是为什么Gap Day的概念遭到许多网友的嘲讽。这些网友认为,不管如何包装,Gap Day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当下内卷激烈的现状。似乎人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资本支撑更长维度的休息,忙碌过后简单平常的休息也成了某种"轻奢品”。

以Gap Year为代表的GAP文化蕴含的理念是向外求索,以不同的经历点燃自我成长的火花。这段时间仿佛是连续生活的裂缝,是旅行路上的一条岔路,是固定秩序的中断与重连。而Gap Day的发明则是向内思索,以内省的眼光、感恩的心态对待忙碌生活中的短暂休息,求得“松弛感”。这种努力营造松弛感的姿态也让愈多网友认为其充满了“拧巴感”。

(微博网友评论)

Gap Day虽然带着放空与休息的期望,但又并未真正消解休息的“负罪感”,只是向现实屈服折中的产物。郭红在《长岛日记》里写道"我们中国人好像并不习惯于纯粹的玩乐,以及以游戏和快乐为目的的运动和享受。我们的心总是被现实的压力挤压着,很容易把玩乐当成浪费,把运动当成健身,凡事似乎都为了一个目的使正当的享受亦产生心理上的愧疚感。”

对于Gap Day的反击,是对“自我攻击”和“玩乐羞耻”的批判。或许这部分网友反对的并不是享受短暂的休憩,而是反对将本应理所当然的休息视为偷来的珍稀时刻,在精神自由的虚幻中让渡休息的正当性。

休息的正当性:松动的社会齿轮

或许这场关于Gap Day的讨论,意义不在于争辩"Gap Day”的叫法是否合理,而在于大家对于休息正当性的讨论和社会齿轮松动的期许。

随着对社会时钟的讨论层出不穷,人们对程式化、模板化的人生轨迹感到厌倦,开始反思人的存在以及生活的本质。

有人在对模板化的生活反思后,调侃自己像是模拟游戏中的NPC,每天重复着一样的生活,沿着既定的轨道,精准的步入每一个人生阶段,完成任务清单上一个又一个的任务。B站UP主@打灰的小牛马曾经发布视频《学校教出来的我们,只不过是NPC罢了》获得了三百多万的播放。

(B站网友讨论)

(B站网友讨论)

评论区许多人对于机器般精准的生活感到厌倦又无力。Gap Day引起很多人的不解,也与“人生像NPC”的讨论相似,其原因也许在于,Gap Day似乎并未真正暂停隆隆作响的生活机器,只是“让齿轮短暂地卡了一下”。

尽管许多人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Gap Day,希望用积极的态度掌控生活与休息的节奏,但也有人认为Gap Day不仅不能实现有效的放松,反而代表着一种持续紧绷的奋斗文化,是在持续传播焦虑。每天按时工作学习,在休息日时听音乐、吃饭、看电影、旅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图景,而在Gap Day的名义下,变成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这像是一场倦怠社会的病症。

(微博网友讨论)

在《倦怠社会》中,韩炳哲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提升,我们逐渐进入功绩社会,这是一个自我剥削的社会:功绩主体不断剥削自我,直至精力枯竭。他发展出一种自我攻击,并往往以自我毁灭为终结。生活在一种虚假的自由感之中,实际上却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只鹫鹰每日啄食他的肝脏,肝脏又不断重新生长,这只恶鹰即是他的另一个自我,不断同自身作战。

但或许穿越重重争辩的罗生门,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放松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认可休息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不再对休息感到负罪。

Gap Day 或许只能提供短暂的喘息,但社交平台一连串的片刻流动中,我们或许能从中探寻到某些意义的浮现。当我们意识到社会齿轮开始松动,也许离"暂停自由”不会太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自我实现和超自我实现置于最高地位,这一经典模型不断提醒着我们,生命本质上是一场历程,而非一个结果。

就像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的那样: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精彩推荐
孙希泰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