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扩大沿黄“朋友圈” 共谱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世界通讯
来源:闪电新闻 | 2023-04-21 11:44:32


(资料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千万里壮阔迂回,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18日下午,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在此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及各界代表相聚黄河入海口,从不同角度献策黄河文化国际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黄河在山东与大海相遇,水脉与文脉相融,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山东在推动文化“两创”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不仅通过专题纪录片《大河之洲》、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黄河大集等多种方式,努力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而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加强沿黄文物保护利用,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博物馆,充分激活中华文明的古老底蕴;通过倾力推出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举办黄河文化论坛等,不断扩大沿黄“朋友圈”,共同谱写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九曲黄河绵延数千里,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奔流向前的黄河,更是赋予齐鲁大地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山东全省仅黄河流域就拥有世界遗产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1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18项。坐拥如此丰厚文旅“家底”的山东,在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同时,正以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努力让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这既是当前“好客山东、好品山东”融合展现的具体手段,也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同时,还有利于多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现实的中国,读懂发展的中国,也能够让国际社会集中了解黄河文化特色,促进交流借鉴。正如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所说,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代表性标识,充满了包容、开放、自立、自强精神,这是当下特别需要阐发的文化内核所在。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联动创新、互通共融才能谋取更大发展。为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山东靠前一步,主动谋划创新,不仅印发了《山东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省际合作事项清单》等,把黄河战略实施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而且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形成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并借助沿黄城市与国际友城的朋友圈日益扩大,努力让更多国际友人走进黄河、品味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延绵不息、历久弥新,兼容并蓄、多元一体,开放包容、博采众长,浑厚雄壮、百折不挠。新时代,我们要从黄河文化中汲取精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好持续发展之路。黄河文化培育了民族精神,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山东乃至沿黄九省(区)要借黄河文化论坛召开的东风,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这座“富矿”,在传承民族根脉的时代价值的同时,对黄河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把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发展优势。面向未来,期待各界进一步携手绘就黄河流域的“诗和远方”,共谱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共绘黄河文化新盛景,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文/刘纯银)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