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民从空中飘扬着柳絮的道路上走过。 |
北京将治理杨柳30万株
笔者了解到,从今年的4月份起,北京市各城区2018年杨柳飞絮治理情况工作已全面启动。
4月16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在西城区人定湖公园对环湖柳树进行了综合治理。18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领导组成调研组着重对东城区青年湖公园和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的杨柳树雌株飞絮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公园里,工人们对柳树注射花芽抑制剂,控制其飞絮的生成,同时结合林地管护,修建杨柳雌株过大过密的树冠,对健壮的柳树实行高位嫁接,减少飞絮产生。在飞絮集中的这段时间里,工作人员还会采用高压水枪冲洗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及时清理收集飞絮,避免飞絮随风二次飘飞。
负责安德里北街的环卫工人王阿姨感叹道:“今年路面的毛絮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感觉越来越少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杜建军告诉笔者,今年北京将综合治理30余万株杨柳飞絮。其实早在去年,北京全市就启动了杨柳飞絮治理试验和示范工程,治理杨柳飞絮40万株。
治标更要治本
杨柳飞絮治理不易,标本兼治才是硬道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力争在2020年实现北京“飞絮不扰民”的目标。为此,有关部门也在“治本”上下了很大功夫。
园林局今年将结合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和更新改造工程,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逐步替换成不飞絮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飞絮总量。此外,今年北京全市还将建设城市绿地1万亩,通过增加城市绿地总面积,来提高绿地对杨柳絮的吸附滞留能力。
杜建军还介绍,于今春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已经明令禁止使用杨柳雌株,在工程建设中将严把规划设计和苗木质量关,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树种应用,打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不断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科学配置树种,不断降低杨柳飞絮对市民的影响,打造绿色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态系统。”
各地纷纷行动
遭受杨柳等树种飞絮困扰的不止是北京,各地都在创新治理方式想民所想,解民之忧。
河南在杨树、柳树、梧桐树开花前,通过无人机、喷药车、人工等方式,给树木施加药物,如疏除剂或悬铃散等。在飞絮高发期,采用雾炮车对杨树、柳树等喷洒杨柳凝絮剂,粘固飞絮,抑制飞絮形成。
杨柳种植同样密集的常州新北区,不少使用精密仪器的企业受到影响。常州新北区城管部门和国内科研单位试点合作,将赤霉酸和乙烯利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量身定做”植入杨柳树干内部,从而抑制用药后数年内柳絮的产生。
而在南京,老生常谈的梧桐絮处理也有了新突破。20多年来,南京园林部门进行了各种尝试。今年,南京园林局与气象部门联合研发了国内首个毛絮预报系统,每天3次预报分为4个等级,预测南京54个主要路段的毛絮情况,市民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