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络原住民,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那么网络语言往往就是孩子们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流行语。在日前由82名来自北京、西安、广州等10个城市的儿童调研员发布的《2018中国儿童网络安全调查报告》中,调研结果显示,六成儿童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好玩又方便沟通。而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不熟悉时下最新的网络用语,不免时常和孩子陷入“尬聊”的境地,也不免担心“这语文学不好怎么办”?
六成儿童经常使用网络语言
儿童调研员的年龄段为10~14岁,他们把问卷发到同龄人手中,调研从2018年7月持续至9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543份,有效问卷1428份。从儿童调研员统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儿童都使用过网络语言,有59%的儿童表示经常使用。
儿童调研员们通过访谈和问卷总结出了儿童最爱用的网络语言,可以看到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儿童与青年人的差异非常小。如:“666”“秀”来自电竞圈的吐槽以及调侃,“扎心了,老铁”来自于东北方言,“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来自TVB电视剧台词,“社会人”“小猪佩奇”等用语是因为短视频软件的火爆而流行。
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有传统的谐音类、英文简写和数字等,比如“酱紫”代表“这样子”“神马”替代“什么”,比如CU是“see you”,886替代“拜拜咯”等。还有由于游戏和短视频App的流行而产生的流行语,比如皮皮虾、凉凉、小猪佩奇等,比如“吃鸡”代表绝地求生,“王者荣耀”被称为“王者农药”。队长经常对队员说的“稳住,我们能赢”等。电视剧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会通过网络发酵成为新形式的网络语言,比如源自《西游记》里红孩儿那句: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逐渐演化成:“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比如“我喝的是假酒”句式的流行,演化成一系列的“我吃了假的晚饭”“我上了假的体育课”等。
最后还有一类就是各种表情包图片了,“斗图”在儿童中的流行完全不逊色于大人们,由于儿童对电子产品的熟练使用,他们不仅是网络流行用语、用图的有力传播者,同时也开始成为制造者。
网语流行因简单有趣 建议躲开粗鲁低俗
何先生发现儿子“开始不好好说话”是从上幼儿园开始的,因为一次周末答应带儿子去某游乐场所的承诺没有兑现,竟被儿子怼了一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妻子在身边笑得前仰后合,自己则是哑口无言,哭笑不得。何太太认为孩子说话不用太计较,很多时候还挺有意思的,但或许上小学之后,还是需要纠正过来。“因为孩子年纪小,在不同的场合对网路语言都是无差别使用的,确实听说过小学生写作文也习惯了网络语言的使用,并不是很合适,就是希望他能学会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语言。”何太太说。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使用网络语言,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在儿童调研员的进一步访谈中,孩子们透露喜欢使用网络语言主要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用,感觉沟通很方便”“有趣好玩,有时候是为了搞笑和幽默使用”和“都能看懂,随口可以说出来,不用去记忆”三方面的原因。网络语言的有趣、简单和方便沟通的特质使得这些用语可以在孩子们中快速被掌握并传播开来,大多数孩子选择怎样说话并不一定有思考过程,起因不过是“别人都这么说”。
通过调研,这些孩子们中的研究者和反思者认为:“网络语言能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它们很多都是在我们经常使用的平台或软件上诞生的。但网络语言在增加了交流乐趣的同时,也出现了滥用的现象,比如有一些同学在作文中使用大量的网络语言,不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网络语言中还有许多粗俗的成分,包含方言中的脏话等,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不求甚解就积极模仿使用,会引起沟通误会,也是对中文的不尊重。”
儿童调研组倡议同龄人使用网络语言时,辨别网络用语中好与不好的部分,辨别语言使用的场合,不使用粗鲁、低俗的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