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06-25 08:49:31

三伏灸是将中国传统农历节气、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最早见于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著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出现在每年农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的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中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灸,就是在中国农历节气三伏天,采用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中医外治疗法,因其所产生的反应和功效与艾灸类似,故称“三伏灸”,也称“三伏贴”。

选择三伏天是因为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即人应顺应自然界规则而存活,在预防或诊治疾病时也应注意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对人体阴阳平衡的影响。传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春夏阳气较盛,因而护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很有必要,故有“春夏养阳”之说。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盛的阶段,这时人体皮肤毛孔打开,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是驱散体内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灸所贴敷的药物基本以温阳散寒为主,所贴敷穴位也主要是起温阳散寒的功用。因此,最佳温阳时机、温阳药物、温阳穴位三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祛除邪气,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灸常选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往往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并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针对病情所选的穴位上。初伏、中伏、末伏各贴一次,每伏选取穴位可有所不同。成人一般贴3-6小时,儿童1-2小时。贴敷后皮肤常有发热感或灼痛感,不同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果穴位局部的皮肤起疱,效果往往会更好。三伏灸常每个伏天贴敷1次,1年贴敷3次为一疗程,可连续3年;病程长的患者还可适当延长疗程。

三伏灸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及一些免疫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炎、冻疮、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体虚易感等。其中尤以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显著,因此三伏灸是中医“冬病夏治”特色疗法的最佳代表。

由于三伏灸的特殊疗效,已经被广大慢性病患者接受;每年三伏天季节,全国各级医院都会提供三伏灸治疗,为防病治病的切实需要提供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为全世界健康服务的亮丽名片。

(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