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青春片扑街 情怀加小鲜肉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中国电影的市场越来越大,票房也越来越高,从10亿到现在的最高30亿,看电影的越来越多了,票房也越来越高了。但是今年的暑期档电影票房却遭遇了尴尬,而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当下IP电影的和小鲜肉的横行,虽然可能得到粉丝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人都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2016年,不仅仅是“票房最冷年”,也是国产青春片的“没落之年”。
暑期档上映的几部“吴亦凡”承包作品《致青春2》、《夏乔》,更是让青春片的市场“不堪一击”。尽管《致青春2》成绩稍微有点起色,以3.2亿的票房,最终收官。但因豆瓣评分不及3分的低分,让国人对青春片彻底失去信心。
不仅仅是大陆青春片疲软,甚至有着一向以“小清新”为名的台湾青春片《六弄咖啡馆》也以不太理想的成绩草草收官。想要成为第二个《我的少女时代》的台湾小清新,也不复存在。
更不提像《我最好朋友的婚礼》、《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这样只会“卖颜值”,毫无新意的影片。票房口碑双落没的它们,只能在青春片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的9月份,“金鹰女神”赵丽颖《我们的十年》,“文艺女神”周冬雨《七月与安生》,“青春片花旦”张慧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尽管每家都有女神护航,然而从上半年市场来看,并没有什么卵用。看来,青春片的市场即将“走向没落”。
一、青春题材烂片谁之过?
烂片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因受市场需求驱动而繁茂衍生的青春片,更是成为首当其冲的重灾区。娱乐独角兽统计发现,截止目前,2016年内地票房过亿的青春电影仅一部《谁的青春不迷茫》在豆瓣评分在6分以上,其他均在5分上下徘徊。票房方面,《致青春2》虽以3.37亿拿下冠军,但与过去几年动辄六七亿成绩相比,显然力有不逮。

也许有人会问,不光今年,往年青春题材的烂片也很多啊?这点不可否认,根据微影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2011年至今共上映103部青春题材电影,豆瓣评分平均5分。但对比之下,前几年至少有亮眼的票房数据自证青春电影之坚挺。如今面对青春片口碑票房双双沦陷,此刻坐下来探讨背后的原因似乎更有意义。
那些对青春片趋之若鹜的投机者们也许会突然发现,原来曾经屡试不爽的“怀旧”、“小鲜肉”、“IP”等王牌并非万能药方。

2011至2016年(8月)青春片数量及累计票房。来源:微影数据研究院
1、情怀耗尽,电影泡沫,天时地利不行?
追溯青春片风起源头,内地不得不提赵薇转型导演处女之作《致青春》,不仅引领了其后青春片怀旧、恋爱、打架、堕胎、车祸等内容走向,还以6000万的小成本博到7.1亿的大票房,带动同题材电影的投资热潮。
不过现在回头来看它的成功,真的是因为质量上乘、故事考究吗?事实上,《致青春》的不可复制看起来更像大环境下时势造就的产物。
彼时,中国电影增长势态初显,观众需求尚处于培育期,迎面扑来的怀旧风使得青春记忆破堤而出,情绪有多泛滥票房增长就有多凶猛。现在,随着市场快速变化,观众口味越来越个性化,不是堕胎就是死人的同质化设置催生审美疲劳,引来大家的反感抵触。正如微影时代战略协同副总裁白文娟所说,今年的几部青春片如果提前两年上映,口碑和票房可能都会有所提升。反之,往年影片放到现在,未必能幸免于难。学习投资理财技巧,关注热点财经事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请微信添加:tou618 注册就送88元现金代金券!
专注投资者教育 8元即可实盘参与投资,再送送88元券

注册"投教"平台,送88元!赚了您拿走,赔了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