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火,大家能否帮帮我?”日前,来自深圳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在投资论坛雪球上发帖求助——如何能成为网红基金经理,在线等挺急的……谁能想到,此前一直奉行“低调行事”的私募行业,现在却急于破圈。昨日,南京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也对记者直言,“私募圈苦流量久矣!”
“我想火,在线等”
6月23日,雪球上一位用户发帖称,自己过去5年的公开业绩在全国私募基金排名中数一数二,雪球的粉丝量却不到两万。他悬赏888元求助网友:“我想火,大家能否帮帮我?”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这位“草根”私募基金经理所在机构管理着13个亿规模的基金,过往业绩的确非常亮眼。不过,根据监管规定,私募产品不能公开宣传业绩,这位私募基金经理的帖子已经被删。
值得一提的是,该求助帖发出后,迅速引来围观,评论超过300条。网友给出了五花八门的建议,包括换头像、换名字、勤更文、多发红包、经常在热门股票里出没、聊些有争议的话题,甚至是“跟大V吵架”。
记者注意到,这位草根私募基金确实从善如流,近期几乎每天拿出88.88元的悬赏金,与网友进行积极互动。虽然“一顿操作猛如虎”,但截至昨日下午5点,其粉丝数刚刚超过1.9万人。而在发帖之前他曾经感慨“雪球粉丝数量不足两万”,以此来看涨粉并不明显。
至于为什么如此“想火”,该私募基金经理直言,“流量对基金经理来说很重要,流量可以带来规模,如果公司管理规模做到50个亿,就能把更多优秀的投研人才挖过来。现在招人就挺难,之前为了挖一个研究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忍不住在媒体面前吐槽,和另一家公司相比,对方业绩差反而卖得好,只因为对方的基金经理是个网红,而自家的产品业绩好却卖不动。
“除了业绩强,还得要出圈”
“之前做私募是越低调越好,因为主要是靠口碑,现在头部私募吸金能力太强了,你除了业绩强,还得出圈,私募圈苦流量久矣!”昨日,南京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也对记者感慨。
据介绍,专注于证券投资的私募机构一般云集于北京、上海、深圳三个重镇,投研团队居于上述三地,私募发行的渠道总部(银行、券商、三方财富)也集中于这三大城市,这也是百亿私募诞生的重要土壤。该负责人表示,做私募就是做“核心客户”,一般核心客户的资金量都在500万元以上,一些重点客户的投入甚至达几千万元。南京高净值人群不少,但考虑到上海、深圳等地的“虹吸效应”,不少人还是会往外投。
而在渠道代销方面,券商、银行代销的私募规模至少在50亿以上,并且要求3年以上业绩不错、回撤较小、策略符合主流市场,这就形成了负面循环,“规模小卖不出去,越是卖不出去,规模愈发萎缩。人人都想红出圈,就是因为有了影响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前述人士补充道。
按照业内的说法,募集和运营成本构成私募的固有成本,一个小型私募证券基金的年度运营成本不少于400万元,因此5亿规模可以看成是私募的生死线。而据该私募人士观察,南京八成多证券投资私募都在“生死线”徘徊,这也是全国私募圈的普遍写照。
江苏私募另辟蹊径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看,小私募相比有品牌效应的大私募在资金募集方面都面临较大难题。小私募在困难中前行,除发展销售渠道外,私募发展根本还是在投资管理能力、提升业绩上。记者接触的投资者也直言,私募依靠个人能力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拼团队、规模、品牌效应时代,“网红”私募基金经理也未必能走得很远。
此外,开展多元化业务策略、不断丰富私募产品也是应对之计。记者发现,今年南京一只私募基金规模突破百亿,让圈内人士侧目。据了解,该基金主打量化套利,另有券商和期货商直投,也是该基金崛起的秘密。
根据江苏省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江苏共有私募管理人1165家,管理基金规模(总资产)8624.72亿元,这两项数据双双位居全国第六。此外,江苏管理规模在1亿元以内的私募基金管理人624家,占比53.7%,其中,管理基金规模为0的有123家,占比10.6%,超过20亿元管理规模的仅85家,占比7.3%,这也说明江苏私募基金中小型机构居多。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私募基金中近八成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去年这两类基金数量同比增幅均超过两成。看得出,江苏私募正在有意识地扬长避短,重点支持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