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市场规模逼近2000亿元,但是正规机构不到20%,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
3月15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新健康研究院举办的3·15线上行业对话医美专场活动,来自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分会副院长田亚华,新氧科技副总裁、新氧风控委员会负责人张力明,如新中国市场营销副总裁凌可及,德勤中国财务咨询并购交易服务总监、《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撰写团队负责人罗天健,共同聚焦医美行业,探讨“美丽经济”背后的隐秘风险。
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丽时尚经济开始崛起,家用美容仪、水光针、热玛吉等产品市场需求大涨,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产品标准缺失等问题,各种“美容”变“毁容”的惨剧不断上演。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美经济处于一个什么发展阶段,当前存在哪些阻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呢?
医美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阶段,消费者对于容貌管理、身材管理都有了更多元的诉求,因此他们对医美服务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国医美市场前景广阔。但对比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医美行业,中国医美市场健康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
来自德勤的罗天健表示,美国的医美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其实已经开始萌芽,2000年已经相对来讲是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黄金周期;此时,韩国美容开始崛起,在2010年前后,整形外科手术已经闻名世界;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医美企业,大多在2010年前后才开始成立。
整体来讲,中国医美起步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市场渗透率仅有4%,远低于韩国、美国以及日本目前的医美渗透率。单从技术层面讲,国内的外科手术与日韩并无明显差距,起步晚造成的主要障碍在于目前我国的专业整形医生的资源极为缺乏。
罗天健表示,从每百万人口拥有多少个医美医生的统计学意义来看,目前韩国每百万人中拥有50多个专业外科整形医生,但在国内却只有几个。考虑到整个行业需要依赖更多的专业医生来提供成熟的服务,但医美医生培训的周期是比较长,这方面的人员资源的稀缺无法很快去填补,这可能是我们后续中国医疗行业长期发展的一个障碍。
对此,罗天健还表示,日韩的医美行业监管体制,是相对来讲比较完善,以及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是能做得更精细化。
医美乱象需各方合力共治
医美服务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中国相对薄弱的医美行业监管体制也为“黑医美”提供了生存土壤。有研究报告指出,在年超1000亿元的医美市场中,正规医美机构不到20%,“黑医美”为何盛行?又该怎样引导医美行业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
作为国内上市互联网医美平台企业,新氧科技副总裁张力明表示,其实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洞察白皮书》提到,2019年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大概只占全行业的12%,在这12%的机构里边还有15%是超范围经营的。
究其原因,张力明表示,国民消费的升级,医美是越来越进入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在庞大的利益之下,资本也进入市场推波助澜,本处于相对比较隐秘角落的医美开始走向前台。
而如新中国市场营销副总裁凌可及也表示,任何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执行标准不够完善、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等,这时候就更要求企业要有高度的自律,并且要有企业责任感,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我们应该严把生产关,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甚至远高于国家相关的标准。
张力明介绍,据新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3月14日-2021年2月25日,共拦截问题机构10902次,疑似违规或超范围执业医生34905人次,涉嫌违规、违法医美商品1141157例。
面对医美行业自律尚未完全形成,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医美行业的发展,新氧科技给出了一份具有启发意义的答卷。张力明表示,新氧科技2017年推出严选计划;2019年建立医美正品联盟;在2021年,除了开展中国医美行业的自律行动之外,还会发挥信用科技对于医美关键资源的链接作用,力争打造一个权威性和公信力并重的中国医美行业的首个科普“避坑指南”;同时,通过平台数据及时提供风险预警,优化监管和控制;升级审核机制等等。
除了行业自律,政府与协会治理也是引导医美行业发展的有利工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表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代表医美行业、机构以及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我们上游的医美产品生产供应商、消费者,在积极与政府沟通。在协助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标准规则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完成监督方面的工作。
田亚华还表示,一旦发生问题以后,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报案、联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也可以向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学会投诉举报。
中国医美发展未来在哪里?
目前,不仅医美服务需求水涨船高,电商带货更让洁面仪、美容仪、脱毛仪、美腿仪等各种美容仪器飞入寻常百姓家,线上医美营销也成为中国医美发展的显著特点,那线上营销给医美带来怎样的优势与困境,中国医美未来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如新中国市场营销副总裁凌可及表示,以美容仪为例,80后与90后是美容仪的主要消费力,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个性化与科技化的需求使得美容仪这一类的产品特别受到他们的欢迎。除了国内消费的升级与多元,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以及直播等的价值,还有带货达人的广泛种草和亲身体验,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大大的缩短了品类爆红的时间。
张力明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大的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难度是越来越低的,途径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专业医美垂直平台的出现,商品价格、项目内容以及医生的信息更加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这个是一件好事。但是之前的传统的转诊平台与渠道,也通过了这种互联网的方式改头换面,用一些低价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内容去诱使消费者提供自己的信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出现其实并没有优化整个行业,对于行业来说是一种不好的体验。信息过载导致信息环境鱼龙混杂,消费者经常眼花缭乱,无法辨别真假,经常被一些相关信息所误导,对消费者也是一种伤害。
对此,罗天健表示,数据化、营销方面的互联网科技普及化,允许我们有更多的消费者未来能通过他们的手机去理解行业的很多项目性质与背后的风险,通过很多真实用户的评价来理解不同的医美项目,这方面起到的是驱动作用。
罗天健还表示,整个来讲,“我们觉得中国医美行业是个非常好的赛道。”第一,我们国民的人均收入是平稳的增长;第二是伴随着我们整个行业的一个消费升级趋势;第三是数据化、营销方面的互联网科技普及化,未来能伴随着我们行业更持续性的发展。
对于中国未来的医美市场如何发展,罗天健回应,鉴于目前中国医美的渗透率还是明显低于很多成熟国家,这个市场会拥有一个非常长期的增长空间。未来的话,我们预期整个行业维持一个15%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是预期可以达到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