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言A股闹剧落幕 严惩“奇葩”案件有望震慑市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 2021-02-08 10:25:55

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因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操纵证券市场,曾经的网红股“匹凸匹”、慧球科技(现名“天下秀”)实控人鲜言终审被判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180万元。该案成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案件。

作为本案的查处机构,上海证监局近日谈及此案时表示,“鲜言案”的判决有望形成警示效应,督促辖区上市公司“关键少数”勤勉尽责,提升依法依规意识,带头规范运作。

“资本玩家”终审减刑九个月

一面处心积虑“掏空”实控上市公司,一面居心叵测牟取个人利益,“资本玩家”鲜言藐视监管法规的种种行径,最终落得玩火自焚的下场。

先看其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进入上市公司之前,鲜言曾就职于北京天依律师事务所。2012年7月,通过收购多伦投资100%股权,鲜言成为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入主公司1年后,他便展开了一系列令人愕然的操作。

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鲜言利用职务之便,为粉饰公司业绩,采用伪造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分包商林某某签名、制作虚假的资金支付申请与审批表等方式,以支付工程款和往来款名义,将子公司资金划转至该公司实际控制的林某某个人账户、荆门楚天城项目部账户,再通过上述账户划转至鲜言实际控制的多个公司、个人账户内,转出资金循环累计达1.2亿余元。

操纵证券市场则是让鲜言获刑的另一项违规事实。2015年4月,时任多伦股份实控人、董事长、董秘的鲜言,个人决定启动公司名称变更程序,指使下属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这与当时市场热衷炒作的互联网金融题材高度重合。

针对如此关键信息,多伦股份延迟近1个月时间才对外发布公告。此后,多伦股份在6个交易日内连续涨停,涨幅为77.3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6.75%。

作为此次更名事件中的最大受益人,鲜言通过其控制28个证券账户组,在同年4月30日至5月11日间,买入多伦股份股票共计2520万余股,买入金额2.86亿余元。操纵期间,账户组持有“多伦股份”占该股总股本5%以上的交易日为179个,持股最高的日期为2014年12月26日,持有4715.5万股,占总股本13.85%。

就上述行为,法院审理认为,鲜言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将上市公司资金用于个人营利活动,致使上市公司遭受重大损失,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并通过控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节奏及内容,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与交易量,并进行相关交易,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

2019年9月,法院一审宣判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1180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鉴于二审期间,鲜言有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家属帮助下缴纳了全部罚金及退缴了部分违法所得等情况,其具有认罪、悔罪表现,法院依法对鲜言减轻处罚。由此,法院近期作出终审判决,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180万元。

根据“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鲜言的刑期至2021年8月9日止。这意味着,还有大约半年时间,这名“资本玩家”即将刑满。

严惩“奇葩”案件有望震慑市场

鲜言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一度引发投资者极大愤慨。在回溯本案办理过程时,上海证监局称:“‘鲜言案’操纵证券市场与违规信息披露相互交织,违法行为复杂,案件查办难度大。”

上海证监局表示,办案过程中,该局创新调查取证,精准锁定鲜言实际控制的交易单元,顺利查办案件,在追究鲜言行政法律责任的同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移送后,上海证监局与司法机关形成依法严惩证券犯罪的工作合力,最终成功追究犯罪人员刑事责任。

事实上,作为多起资本市场“奇葩闹剧”的始作俑者,鲜言此前已经屡次收到监管部门处罚。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鲜言案”给上市公司董监高传递了明确的监管信号——A股市场法治供给速度加快,行政“顶格处罚”后力度有限的法治“威慑力空白”正在由刑法填补。随着该案终审宣判,将在资本市场起到更强的震慑作用。特别是新证券法实施后,对实控人、董高监的合规经营及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此案落幕,上海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 “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推动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追责力度,向市场释放从严监管的强烈信号,持续涵养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久久为功助力辖区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