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出海”将大有可为 但需整合科技和资本等方面力量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1-01-27 09:11:54

“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医药‘雄起’注入了推动剂,抗疫效果举世瞩目,未来中医药国际化将大有可为。”近日,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吴滨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判断,但同时指出,海外法律限制仍是中医药“出海”的最大障碍,建议中医药在守正中创新,整合现代科技和产业金融资本等方面力量,谋求中医药事业更大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医药成为抗疫“中国方案”的一大特色。如何看待中医药智慧?

吴滨江:千年来中医曾是主流医学,承担着包括外感传染病(疫病)在内的各科治疗。从历史上看,疫情一直伴随着中医的成长、发展和完善,并成就了名医、名著和学派。比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叶天士、吴鞠通的温病学派以及吴又可的《温疫论》。

几千年来,中医积累了和外感(急性)传染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欧洲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全球鼠疫那样的瘟疫大流行,中外抗击疫病的历史成效形成鲜明对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之时,中医药成功地开展救治。这次疫情给中医大规模全程参与外感(急性)传染病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观察,提供了百年难遇的机会。

西医快速发展是在最近几百年间,建立在解剖学(还原论)的基础上,后因显微镜的发明,使微生物学有了长足发展,加深了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西医治疗的目标是要杀死消灭它们,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化学合成的西药。如果疫苗研制不出来,只能从预防上下力气,切断传染源,并被动地通过自身免疫力的提高而达到群体免疫的目的。

由于中西医的形成和理论不同,治疗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中医虽然没有去分析(还原)病毒结构,但用整体观的藏象理论等来分析,总结出戾气(病毒)在人体发作的表现,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筛选出各发展期的有效方剂,治疗重点不是对抗地杀死病毒,而是通过主动地增强自身免疫力(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颠覆了人们对中医“慢郎中”的认知,即中医可以治疗急性病。事实上,数千年的中国,中医是主流医学,承担着包括外感传染病(疫病)在内的各科治疗,临床疗效是检验医学真理的金标准。流传下来的名方和名著,是抗疫规律性的研究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先贤们留下的中医药智慧这一宝贵财富,使我们能在大疫来临、疫苗或其它有效治疗方法尚存空白之时,得以享用中医治疗的宝贵经验。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医药“雄起”注入了推动剂,抗疫效果举世瞩目,未来中医药国际化将大有可为。

法律限制仍是中医药“出海”重要挑战

《经济参考报》记者:加拿大民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如何?

吴滨江:如今越来越多的加拿大民众接受中医药。例如,2020年3月20日,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在学习武汉中医药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伦多比较寒冷的特点,自拟了预防疫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处方,向大多伦多地区华人及当地居民免费赠送了免煎中药颗粒1000副。虽然当天下着雨,人们还是络绎不绝。

加拿大现已有五个主要省份实行了中医针灸立法,涵盖88%的总人口数。中医针灸立法使中医跻身于加拿大的医疗行业体系,促进了中医医疗和教学的发展。多数的保险公司将中医针灸纳入其中,病人针灸后保险公司可视其具体投保情况而付费。中医针灸立法后,私立中医院校同公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本国学生可以申请政府资助的学生贷款,经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批准,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还可以招收国际留学生。

海外中医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主要阶段。中医针灸立法标志着所在国的中医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自2013年始,加拿大同中国一样,各中医院校毕业生必须通过全联邦注册中医师针灸师考试,才可以在加拿大各省中医针灸管理局注册后行医。早年中医针灸在海外是谋生的手段,现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医疗立法管理,成为令人羡慕的有社会地位的医疗职业,也改变了人们的偏见。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您在海外的观察,中医药海外发展面临哪些现实障碍?

吴滨江:结合我在海外中医临床和教学30年的工作经验和观察,我认为,最大的障碍主要是医疗法规限制,这也是海外中医不可直接参加抗疫的症结所在。

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中医针灸立法了,成为加国医疗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允许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这并不是对中医的歧视,而是按照各医疗专业法规限制的要求执行。疫情期间,不仅中医,包括西医阵营的家庭医生、物理治疗师等也必须关门(一段时间),如果有新冠病人,必须转介到专门的收治医院。

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在海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率先中医针灸立法,但这些立法所在国的人们,对中医针灸的认识,仅停留在治疗疼痛及软组织损伤,近几十年才逐步认识和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

由于所在国缺乏对中医历史的了解,海外中医尚未具备突破治疗(急性)传染病限制的条件和法律的保障。

加拿大虽然有五个省份中医针灸立法,但是只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安大略省对中医、针灸同时立法,分为注册中医师和注册针灸师;而其它三省仅对针灸立法,只有注册针灸师。美国的情况也类似,加利福尼亚州是中医立法,单独中医考试,可以称中医师;其它州均是针灸立法,都要参加美国联邦统一针灸考试(NCCA),只有注册针灸师一个头衔,不是医生而是治疗师。

一般而言,中医在立法所在国的医疗体系中尚处于初级医疗保健的地位,而已立法的针灸属于一种辅助的医疗方法。如果直接治疗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医并不具备使用呼吸机等抢救设备的条件和法律保障。而在海外尚未中医针灸立法的国家,中医针灸医疗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020年4月初,因疫情严重,安大略省医护人员短缺,在网上公开招募医护人员做志愿者。由于中医针灸已立法,属于安大略省卫生系列第24个专业,比其它23个专业立法偏后,故列表在最后。既然是招募安大略省卫生系列专业,中医针灸也必须在名单上有一席之地。

一时间,有舆论认为,加拿大中医可以直接参与疫情治疗。实际情况是,中医师和针灸师被招募去做志愿者,并非去做中医针灸的治疗,而是去给西医医护人员“打下手”,比如做些护理工作等,这与我们要求用中医药针灸预防和治疗疫情的预期相差甚远。

因此,海外中医人应该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属于初级医疗保健,并不是专科的传染病医生。

尽管中医药介入海外疫情防控受到相关限制,海外中医抗疫仍有可为之处,主要是在疫情的两端,即前期预防和后期恢复,进行中医干预,目前主要服务华人社区,重点是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中医药“出海”需整合科技和资本等方面力量

《经济参考报》记者:后疫情时代海外中医药的发展要有哪些新思路?

吴滨江:对于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疗效,仍有待加强传播力度,在教育和宣传方面下功夫,要将中医成功抗疫的经验用疫情国的语言广为传播,使疫情国上至医疗政策制定管理部门下至公众都了解中医药的确切疗效。

疫情加速了网络教育和网络医疗的发展。我曾在2015年发表的《21世纪中医针灸国际发展十大趋势与战略思考》一文中指出,“随着IT技术进一步发展,若干年后互联网上不同语言即时翻译转换将更加成熟和实用,人们可在不同国家随名师学中医;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改进和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发展,互联网中医远程诊断和治疗将会逐步成为现实,尤其在中医针灸治未病(亚健康)和长寿医学方面,预测将会发挥出特殊作用。”

如今看来,上述趋势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化为现实。微信群、“云讲堂”等线上的即时沟通工具,更便捷地提供了继续教育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行“网络”路,读“群”中书,已成为海外中医高层次的业务修行。几年后不同语言机器人即时翻译将逐步取代同译人员,会成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形式,并加速中医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预测在疫情中和后疫情时代会加速实现。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医学体系下实现中医药国际化,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吴滨江:中医药源起于中华民族的母体,现在走向了世界,会结合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中医药,而贡献于全世界。

以中医药针灸为例,在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医学体系的碰撞和融合,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中医药针灸国际化发展需要关注如下十大趋势:立法是所在国本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因立法迫使海外中医人只能走“纯中医”的发展道路;中医走向海外需要相应的如中药剂型等方面改革;中医药针灸需要标准化的建设;海外中医针灸队伍要不断优化;应该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要强调重视技术(手法)的传承;教育与学习方式呈多元化发展;海外中医的整合及金融风投会促进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

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是典型的自由经济,按各国保健医疗市场需求发展规律进行。针灸是先锋,中医药逐渐跟进。

总体而言,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大趋势,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我们海内外的中医药工作者们,应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整合现代科技、产业金融资本的力量,在守正中创新,为中医国际化更大发展而奋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