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力夜间经济 谁会是下一个“不夜城”?拼什么?
来源:成都商报 | 2019-07-30 11:13:34

王旭和同事坐在摩托车上,时间是晚上10点半,成都的这条街上依然亮灯喧嚣,路边夜宵店里,食客甚至比白天还要多。而点外卖的人数,也在晚餐正点后迎来高峰。很快,王旭和同事就接连收到订单。

无论餐厅还是外卖骑手,能够感知到的市场变化,这正是夜间经济带来的活力。

日前,在解读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时,相关负责人就提到,要加快培育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培育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的商圈体系,发展夜间经济,巩固提升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的地位。

多个城市也不约而同地尝试撬动这块“蛋糕”:今年4月,上海任命了首批夜间区长和夜生活CEO;就在最近,北京宣布地铁1号线、2号线每年5月到10月将延长运营时间至0:30以后。广州也希望通过推动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夜间经济,如何成为发力重点?

▼拼业态:吃还是看?

做骑手的4个月里,王旭摸清了成都人“吃”的规律: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晚上的吃饭热情比中午火。这也让越来越多成都餐馆延长了夜间营业时间,甚至有的不做白天生意,只在晚上经营。但夜间餐饮的活跃,也让不少人认为,成都的夜间经济无非就是“啤酒+烤串”。事实真的如此吗?

7月24日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中,饿了么口碑的夜间餐饮消费活跃度排名显示,成都排在了第七位。反倒在大麦网晚间演出峰值时段观看统计数据中,成都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的夜间消费里,文化消费反而更有竞争力。

上个月,在域上和美先锋剧场公演的《成都偷心》首月演出的14场里,每场平均上座人数在500人左右,上座率达100%。值得注意的是,这部话剧只在晚间7:00-10:00演出。

不远处的三联韬奋书店自实行24小时营业以来,也吸引接纳了夜间消费的人群。相关人士曾透露,该书店每晚人流量维持在300人上下,24小时营业提高了书店的整体收入。

文化消费的异军突起,让成都的夜间消费更加多元。上海小伙周毅近期来成都旅游时,就先到东湖公园看完《成都偷心》,10点后再和同行的朋友打车到九眼桥,体验成都著名的“酒吧一条街”。他在朋友圈写道:“从剧院到酒吧,成都的夜生活相当丰富”。

仲量联行成都董事总经理谢凌注意到,伴随着文化消费场所经营时间的延长,成都的夜间经济空间正在越发多元且具有连贯性。根据仲量联行研究显示,晚上6点到7点间,主要是上班族下班后的消费行为较多,比如社交、餐饮消费等,成熟商业片区和有特色的餐饮店是他们的主要消费场所。晚上9点到10点,以及零点至2点这两个时段,因为能够承接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成为夜间消费的高峰。

除了传统的酒吧、KTV等传统消费业态,文化类主题消费活动也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如宽窄巷子的白夜、三联24小时书店等举办的文化活动,都能刺激周边夜间消费的增加。

而成都想要发展的夜间经济远不止“吃吃喝喝”的内涵。不仅是商圈体系,夜间经济的发展也应当“布局均衡、结构合理”。此前就有专家表示,文化、旅游、影视、会展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配套服务如金融、交通服务升级等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拼场景:谁更丰富?

成都夜间经济的“蛋糕”,吃得如何?即便是成都这样以夜生活闻名的城市,也必须承认消费供给与消费场景相对匮乏的问题。

去年以来,成都新兴了一大波24小时健身馆,但鲜有夜间消费额超过白天的情况。市中心一家24小时咖啡厅的店主也向记者透露,23点后的营业额几乎可忽略不计,“常见的客人要么是附近白领来加班,要么刚下飞机临时找落脚点的游客。”

当然,发育不足的消费观念和场景,也是国内各个城市在发展夜间经济时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提出发展夜间经济的城市经验看,夜间消费的主要业态往往也仅限于购物和餐饮,消费供给与消费场景相对匮乏,经常有人会遇上“夜晚想要休闲娱乐的心无处安放”的剧情。甚至还有人固守传统观念,不仅认为晚上参与经济活动是不守规矩的表现,甚至还一提起“夜生活”,就与花天酒地联系起来,抑或是因此而瞧不起那些“夜猫子”们。

夜间经济发展不温不火,也与夜间旅游产品的日趋同质化有关。此前有媒体评论称,北京的夜间文艺演出、购物等夜间开放场所密度不如上海。而在故宫今年举行灯光秀后,不少人发现,这种灯光秀几乎是各旅游城市的“标配”。“很多城市都有夜市,但大多数是卖相相似的小吃和纪念品,业态相似。”谢凌表示,这也是消费者难以被吸引的原因。破解的关键在于,夜间经济要与城市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夜生活。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夜游体验需求调查,文化节事活动;景区、文化场所参观等活动占比位居前列,这也说明夜间经济在提升特色文化优势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只有注重夜间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合理布局,避免千城一面,“夜间经济”才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拼政策:谁更精准?

对于夜间经济,成都也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包容”。例如针对占道经营问题,成都在4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中,就曾明确要实施“审慎包容”监管,根据商圈发展需要制定户外广告设置分区规划,对不影响市容秩序、不妨碍交通并有摆位条件的咖啡馆、酒吧、轻食餐厅等零售企业,适度放宽“外摆位”“跨门经营”。

就在成都探索夜间经济新场景时,各个城市也不约而同地尝试撬动这块“蛋糕”。于是,城市间也“爆发”了政策的比拼:今年4月,上海任命了首批夜间区长和夜生活CEO,负责统筹夜间经济发展;就在最近,北京宣布地铁1号线、2号线每年5月到10月将延长运营时间至0:30以后。

但记者发现,在采访过程中,从业者最关注的,仍是能否精准解决实际问题。成都某商场工作人员就表示,鼓励夜间经济不能只是口号,还需要一些实际政策保障,包括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保障商场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夜间出行。此外,一位商圈管理人士也表示,一旦延长运营时间,平衡人工的夜间工资成本、夜间商圈的配套、人流量、消费需求是否聚集等问题都要综合考虑,否则做不到持续发展。

一位火锅店负责人则提出,尽管目前很多餐厅已经在自主延长服务时间,但针对餐饮业的垃圾清运时间却没有延长。“如果后期全城要统一延长经营时间,相应配套措施一定要到位”。

目前,夜间经济仍是一小部分城市的专属,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地区尚且不具备发展这一经济形态的条件和能力。对此,谢凌提醒道:“未来,想要推动夜间经济的健康成长,除了发展本地经济与提供正确的引导之外,城市政策还需要制定一整套科学有序的方案来予以配合。”(记者 邹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