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央行6000万罚单 迅付信息科技做了什么?
来源:央广网 | 2019-07-15 08:49:04

央行上海分行近日公布了一则罚单,罚单显示,环迅支付的运营方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968.68万元,处罚款4970.72万元,合计被罚没5939.41万元。此外,还对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监管部门对违规支付企业的处罚力度在加大。媒体统计,2017年全年支付行业罚单为113张,2018年罚单为139张。

不过像环迅支付这样拿到如此巨额罚单的企业,并不多见。环迅支付拿到的这张罚单是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以来,罚没金额最大的罚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54张,累计罚没总额为4500多万元,而环迅支付这一张罚单,就将近6000万元。

环迅支付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这家公司的官网显示, 2011年公司获得央行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支付牌照范围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以及一些省份的银行卡收单。在目前拥有支付牌照的企业当中,环迅支付并不算特别有名。

然而,这家公司受处罚的次数却不少。2017年8月,环迅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没大约180万元;去年5月,迅付信息福州分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央行福州中心支行罚款6万元;去年7月,迅付信息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央行上海分行罚款人民币170万元。

有媒体透露,环迅支付这次受罚,可能是因为线上业务涉及非法产业和洗钱,目前这一说法还没有进一步信息佐证。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则提到,环迅支付以往从事的业务,或许和这些行为有联系。

这家支付公司从拿到牌照开展业务以来,被处罚的记录太多了,现在的处罚达到创记录的数额,其实也是对以前屡教不改的追诉。它为很多诈骗平台的支付充当了帮凶,再往后可能还会有更严重的处罚。

有史以来最大数额的罚单,能否起到惩戒和警示的作用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应该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

尽管前两年央行就已经加大了对整个非银行支付领域的整治工作,但一些处罚的力度还是比较温和。这次加大了处罚,能起到相对好的惩戒、警示作用,对于一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来说,近6000万的罚单力度是比较大的。

央行之前一共发放了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不过,在运作的过程中,牌照数量在不断减少。媒体统计,目前已经有33张牌照由于各种原因被注销,目前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有238家。央行的这张罚单对于业界而言,除了有警示作用之外,还会产生哪些更为深远的影响?董希淼分析:

支付业务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支付机构。所以通过加强监管,引导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在合规成本不断提高的前景下,部分金融机构可能通过各种方式退出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从长远看有利于整个支付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让支付业务能够更好为老百姓(61.990, -1.00, -1.59%)和实体经济服务。

李易则认为,处罚很及时,不过也不能完全以罚代管。在必要的情况下,注销相关企业的牌照,也是可以考虑的惩戒措施。

目前整个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其实已经达到平衡,头部就那么几家,200多张牌照。那么剩下的靠什么活?这本身是个问号。所以他们就像走钢丝,只要赚的钱够付罚款,就继续这样做。与其这样“猫捉老鼠”,不如把一些非常恶劣、屡教不改的平台直接吊销。(记者:张子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