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野芳田农产品分拣中心,工人在搬运大白菜。新华社发(杨文斌 摄)
“要赶在周一城里的单位上班、学校上课之前把菜送到公司。”周六一大早,朱勤号便像往常一样拉着菜来到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下称“绿野芳田”)的农产品分拣中心。
经分拣中心农残检测员抽检确定合格后,卸车入库。离村不到半天时间,朱勤号的8吨多白菜就以7角/斤出手了,除去300元运费,一车白菜毛收入1.15万元。
身为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对长沙村长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的朱勤号,并不知道这车白菜第二天会出现在谁的餐桌上。这一年来他也从没像以前那样拉着菜“走集串市”找买家,合作社1200亩的蔬菜也没有滞销过。
为解决产销对接失衡带来的“盲种、滞销”问题,2016年底,西秀区批准成立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其主要任务是精准识别市场需求,引导合作社有计划生产,搭建产销精准对接平台。这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典型的小微型国企。
2017年以来,绿野芳田通过“向市场要‘菜单’,给农户下‘订单’”,在当地农村掀起了一场“以需定单、以单定产”的改革。两张“单子”有效激活了黔中“菜园”近2亿斤的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多的农户成为“只管种不愁销”的“甩手掌柜”,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布局也从“一盘沙”逐渐变成了“一盘棋”。
供需结构失衡 黔中“菜园”没菜吃
“近50万斤火红的‘甜辣椒’最后只能深埋,我们的心凉透了。”2015年成立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谷登坝村金实聚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刚起步就栽了大跟头。
谷登坝村村主任张平告诉记者,2016年合作社与外面的一家公司签订了100亩的辣椒种植协议,该公司承诺每斤8角的保底价收购,最后辣椒种出来了,公司却没来收,理由是“往年很好的广东市场不要货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地处黔中腹地的西秀区是贵州的“菜园子”之一,“只要不碰上极端天气,蔬菜收成都不会差”。但最后往往卖不出好价钱,有的甚至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成了来年的有机肥”,不少合作社和种植户反映“不怕种,就怕卖”。
安顺市委常委、西秀区委书记郭伟谊说,近年来西秀区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商家找不到所需农产品,农户不知道商家要什么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比较低。
“守着菜园没菜吃,有效供给不足。”绿野芳田董事长刘国海说,调研发现供给矛盾突出,本地市场需求大量蔬菜,却靠省外市场补给,本地供应不足,产能跟不上。
该公司在2016年底做的市场调查显示,西秀区所在的安顺市主城区学校、机关等大宗蔬菜消费人群在15万人左右,一天的需求量50余吨,但80%都来自省外,自给率较低。
“农户勤劳而不富有,付出了心血和劳力赚不到钱。”郭伟谊说,长期以来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都是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由于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农户种出的蔬菜离地价比农贸市场的批发价低30%,消费者得不到实惠,种植户收入也难以保障。
由于合作社和农户缺乏对市场分析研判,组织生产存在盲目性,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大家拼命种,不好的时候就不种了,造成市场上有的产品短缺,有的产品过剩,有的产品则出现周期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