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4年爆增70倍 征信体系建设亟待跟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17-06-19 14:25:02

“当前,我国进入消费和投资均衡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消费对于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发言时表示。

近年来,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最为突出。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未来万亿级别的市场有待开启。

增长 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显示,短短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2016年,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是23%,其中当年新增的消费信贷有6.1万亿,占新增贷款50%,扣除房贷后,个人消费占比4.5%至6.5%。

孙国峰表示,消费金融可以促进消费,进而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宏观金融政策传导效力、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都有重要意义。首先,消费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资金融通的需要,将有效促进消费升级,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并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增加,进而优化经济结构。其次,消费金融的发展将在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两方面增强宏观金融政策的传导效力,提高当局宏观调控能力。第三,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种类丰富,各类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将促进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消费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重要的新业务增长点。

“从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市场空间来看,去年GDP增速是6.7%,社会消费总额增速是10.4%。居民消费增长和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孙国峰表示,在这个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从微观看,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于2016年在全国24个城市开展的《中国城镇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显示,消费贷款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和参与率都特别低,分别为0.1%和5.9%。在扣除住房和汽车贷款后,消费贷款金额的比例很低,仅有2.4%,而在美国,扣除这两项之后的消费比重仍高达25%,其他发达国家消费信贷的比例也远高于我国水平。”和信贷周歆明认为,这也显示出中国白领阶层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升级不仅使消费市场增长,也使消费信贷的渗透率持续上升。“去年我们消费信贷渗透率已经接近30%。”惠人贷CEO李晨表示,随着金融信贷被更普遍地应用到消费领域,整个消费市场在扩张,参与到消费金融的人群数量在扩大,渗透率在不断提升,未来的市场空间足够大。无论是细分领域的租房、教育还是其他行业,其体量都将是上亿元级别。

阻碍 征信体系建设亟待跟进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在会上发言称,消费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作为消费者的资金借贷问题,而消费者借钱、还钱能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信用状况。

事实上,当前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征信体系建设。万存知认为,信息必须要集中起来才有价值,信息不集中,征信的价值不大。要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系统,“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情况下,信息共享的平台就不能太多,征信平台要少而精、少而强。”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万存知认为,借款人的信息有隐私属性,也有财产权属性,需要保护借款人的个人信息,不能轻易让步。在使用征信系统的服务时必须合规,要有底线意识,假如有机构在这方面踩到红线,要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消费金融当前的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认为,当前很多新的领域还没有完全建立征信体系,金融信息还没有完全共享,缺少相应的共享机制,“借新还旧”、“拆东补西”的现象催生了大量的借贷群体。她认为,如果后期信用信息不共享,在这家银行借了再去那家借,恐怕会有问题。

此外,陆书春还提出,现在很多产品没有抵押和担保,坏账率很高,有些机构为了覆盖成本就用高利率,超过了年化36%的红线。这些机构发售产品的时候也存在混淆、不透明、息费不分的情况,造成消费者前期识别不清楚,后期存在隐患,回过头来暴力催收。“在暴力催收等方面,我国仍缺少立法。未来互金协会将针对催收问题出台相应标准。”陆书春说。

孙国峰指出,未来消费金融发展必须重视风险控制、征信体系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场景金融的发展。

针对消费金融下一步的发展,孙国峰建议,要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特别是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当前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做了很多大数据尝试,通过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很好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提高风险管理非常有意义。”

趋势 金融科技改变金融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消费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发展正日渐兴起。孙国峰指出,目前消费金融服务商的品种多样,既有银行,也有一些银行类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有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携手合作,由前者提供技术,进行助贷;后者提供低成本资金,这一模式颇为兴盛。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介绍说,新网银行的定位是消费金融链接器,一头链接非常多的场景、助贷机构、科技金融公司,一头链接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亟待转型的金融机构。新网银行更多地是做数据化的风险控制和科技化的系统支撑。

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其优势也很明显。一方面它是持牌机构;另一方面它拥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此外还能够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传统银行也有其短板。比如,在零售方面的投入一般不是特别多,另外由于机构庞大,其运作方式、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对来说会慢一些。

惠人贷CEO李晨告诉记者,“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是存在的,现在这两方面没有完全对接上,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场景优势把两方面对接上。金融机构有资金优势,金融科技公司则扮演服务商角色,帮助金融机构更多地对接场景,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对于金融科技将如何改变消费金融生态,周歆明认为,这个改变是全方位的。包括场景、支付、征信、授信、催收等各个层面。其实,对于一个网贷平台而言,将金额小的消费类债权与需求多样的理财端对接,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借助金融科技,我们可以让投资人的资金和消费金融的这些小额分散的债权进行高效的、即时的匹配。可以说,消费金融既让理财端的业务模式得到进化,也提升用户体验,迎合消费金融快速增长的市场前景,并且也符合眼下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监管预期。(记者 刘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