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着衣单薄,贴身的口袋无法揣手机、钱包等物件,加重了手的“负担”,人也容易烦躁。此时,我常想起“荷包”的功德。
何为“荷包”?广东、福建等粤语、闽南话中用“荷包”代指钱包。其实,古代社会的“荷包”,宛若现代人的智能手机,须臾不可离身。
荷包是佩囊的一种,佩囊之习,早在商周时期便有记载。《诗经·大雅·公刘》曰:“……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最初,“囊”与“槖”都为储食之物,大曰“囊”、小称“槖”。《说文解字》直接将“槖”注释为“囊也”。
这些袋子中,一类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常常用来盛放细物的“囊”,逐渐固定于人们腰间。以皮革制成的“佩囊”又称“鞶囊”。“鞶囊”最早分指两物。“鞶”最初的功能为男子束衣的腰带,革质,常用于佩戴玉饰;囊,即小袋子,用来收纳随身小物品。《仪礼·士昏礼》载:“夙夜无愆,视诸衿鞶。”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释:“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丝,所以盛帨巾之属。”“鞶囊”的功能主要是盛放手帕等细小杂物。类似今天衣服“口袋”的“布囊”,就是“荷包”的前身。
汉延续至唐,见于记载的“鞶囊”不仅实行“定制”,品种也丰富多彩,诸如兽头鞶囊、虎头鞶囊、龙头鞶囊、兽爪鞶囊等。汉魏时期,朝廷用颜色划分佩戴“鞶囊”者身份等级;唐朝更是出台了佩戴“鞶囊”的细则。《新唐书·舆服志》谓:“……二品之服也,革带之后有金镂鞶囊……”到宋代,官服虽延续了唐代佩戴鱼袋的制度,却取消了佩“鞶囊”。于是,美女们佩戴的“布囊”大放异彩并得以广泛应用。元代,佩带荷囊在民间流行开来,明清时期,荷包的造型更加多姿多彩。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的“荷包”样式纷呈、寓意婉转,除传统的圆形、方形、椭圆形、茄子形等外,还有鸡心形、葫芦形、灯笼形、金莲形等,甚至出现完全将袋口缝上,纯作装饰用的荷包。
拙朴的布囊,缘何被称雅气十足的“荷包”?南宋笔记文作家吴曾《能改斋慢录》卷三“辨误”引刘伟明诗说:“西清寓直荷为橐,左蜀宣风绣作衣。”宋初文坛领袖欧阳修便在《回吴舍人启》中“紫荷持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或者即因于紫荷?”宋代人认为“紫荷”为“荷包”。而实际上,所谓“荷包”,就是以前的荷囊、旁囊。
随时代的发展、服饰的改变及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如今的荷包已成都市人的收藏品,但一个小小荷包,含蓄又明朗,既承载着美女们的小秘密,又成为富有民俗象征意义的精品。称口袋为“荷包”,也许就包含着传承、纪念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