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常戴耳机对耳朵不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河北新闻网 | 2021-03-03 08:51:07

听力是人类相互交流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时刻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提高防聋意识,了解致聋原因、危害及预防和康复方法,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

●10条内容测测你的听力

下面的10条测试中,假如你有一条或几条符合,证明你的听力有所下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听力。

1.电话中与别人交流比较困难。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意思。

4.觉得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偏轻或有些含糊不清。

5.有时候听不清一句话里的某几个字,经常要别人重复。

6.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大到别人都嫌吵。

7.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在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交流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门铃声。

10.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7件事最毁听力

1.常戴入耳式耳机。据不完全统计,地铁及公交车的背景噪声达70分贝。在嘈杂环境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公交车、地铁及其他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

2.经常去KTV、夜店。KTV、酒吧等背景噪音可达110分贝,完全可以一瞬间“偷走”人们的听力。尽量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久待,必要时戴上防噪耳塞。

3.楼层住得高。地面嘈杂,有“拔音”的效果,导致高层噪音较大。应减少开窗或常备防噪耳塞。

4.开车时开窗户。开快车时的风噪声和开慢车时的交通噪音都会损害听力。开快车时风噪声可能会超过100分贝。除此之外,大声鸣笛、车内大音量听歌等,同样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在开车过程中,尽量关上车窗,音乐音量别开太大。

5.不良生活习惯。很多人擤鼻涕时,喜欢同时捏住两侧鼻子用力擤。殊不知这样会使鼻涕冲浪般“冲进”中耳,使中耳内的器官“溺水”,导致听力损害。另外,一些不正确的掏耳朵习惯,如用尖锐物品掏耳,有可能造成鼓膜穿孔,严重损伤听力;用未消过毒的挖耳勺掏耳朵则可能造成外耳道发炎。

6.管不住的坏脾气。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越来越多,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不无关系。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

7.长期熬夜。临床发现,一般年轻的耳鸣耳聋患者患病前多有一段过度疲劳期。比如不少白领患者反映耳聋前曾连续加班,睡眠少,感觉十分劳累;学生患者则多表示在考试前有持续熬夜经历。

●8个细节保护听力

1.保持低音量。安全音量水平应低于85分贝,持续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如果听者无法听到离自己一臂距离远的人说话,或者听者耳内疼痛或者耳鸣,那么声音可能就太大了。

2.戴耳塞。在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场和其他噪音巨大的场所,使用耳塞来保护听力。正确使用耳塞,可将噪音接触降低5至45分贝。

3.使用适配的耳机。选择合适的耳机,可让使用者用较低的音量就能听清。经常在火车或飞机上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人应考虑使用降噪耳机。

4.重视听力安全等级。设定个人音频设备的听力安全等级,即在安静环境中将音量调到不超过最高音量60%的舒适水平,这也是保持低音量收听的办法。

5.让耳朵休息一会。去声音嘈杂的场所时,时不时地到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让听觉器官得到休息。

6.避开巨大声响。在噪音巨大的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待在相对安静的区域也能减少噪音的损伤。

7.减少使用音频设备的时间。除了降低音量,每天听音频设备的时间不宜过长。

8.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如出现耳鸣,听门铃、电话铃和闹钟铃等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打电话时),或者在其它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应当考虑听力受损,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戴耳机注意这5点

1.要挑选音质佳、杂音小的耳机。要保护耳朵,就要选择高清晰音质、CD音质的耳机。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低价劣质的耳机。

2.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至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至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3.音量听清楚就行,不要高音量,用耳机听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应该保持在40到60分贝为最佳。应挑选音量可以灵活自由控制的耳机,遇到声音突然变大等情况可以及时调整,保护听力。

4.耳机别只用一边。

5.头戴耳机比耳塞耳机伤害小些。头戴式的耳机无需入耳,几乎不会对耳道、耳膜产生伤害,对耳朵的损害最小。而且头戴式耳机的音效非常的好,在购买耳机时应该尽量挑选头戴式耳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