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位留在外地过年的朋友给我拜年。他坦言,疫情可能只是一个借口,春节回家有心理负担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走亲戚时,听长辈们唠叨、催婚、催生常常让他觉得放假比上班还累,但又无处可逃,太想一个人消消停停过个年了。
我不禁想,年轻人过年都不愿意走亲戚了?打听了一圈,又在网上看到了不少人吐槽才发现,还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年都不愿意走亲戚了。
01
我跟一位前辈交流这个问题,他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啊……”这位前辈说:走亲戚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美好传统。对于他们这一辈人而言,基于血缘、地缘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他说了两点。一是维护家族利益,避免被欺负;二是生活上的互助。
这位前辈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举家迁徙到外地。在农村,外来户总要被欺负,好在他家人丁旺盛有8个子女。无论男娶还是女嫁,找的都是当地人口多的大家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关系网。
十里八乡都有他们的亲属,平时遇到点事抱团对外。不只是亲属,就连村子里关系比较好的乡邻,逢年过节他们都要走动一下。
在乡村社会里,亲戚是维护家族利益的重要基础。
另外,也为生活互助考虑。在乡村社会,很多事情需要亲戚、乡邻的帮扶才能完成。春种秋收、婚丧嫁娶。亲族的互助是生活的基本保障。
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过年走亲戚,是亲属间互相慰问,联络感情的交流大会。不走亲戚,很难活得体面。
02
随着时代变迁,基于血缘、地缘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逐渐没落。
究其原因,是城镇化进程造成地缘关系的割裂,少子化造成基于血缘的宗族关系的割裂。
据统计,1978年到2004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城市人口由1.7亿增加到5.4亿。
父亲和我,都是这一波城镇化的受益者,但我们之间也有分化。我父亲那一辈人,多是进城务工留在了城里。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从农村到乡镇、县城,只有少数人通过读书留在了地级市、省城。他们的迁徙范围没有那么大,与老家亲戚间生活经历类似,知识结构类似,价值观趋同,彼此间有很强的认同感。
到我这一辈的时候,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通过读书走进了更大的城市,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随着这一波城镇化迁徙流动。人们的迁徙范围更广,大南大北,地域辽阔。
地缘关系的割裂造成价值观的分化。而当代年轻人更希望与灵魂惺惺相惜的人结成情感纽带。
我父亲那一辈人普遍有比较强的宗族观念,因为他们多数人出生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一个家庭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孩子很正常。
我们这一辈,很多人是独生子女,我们在快速的城镇化中涌入到新的城市。这里是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我们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再用劳动所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在这里,约束人们的是法律,两口之家,甚至你不用成家都可以活得独立自主。
越是大城市,亲缘关系的功能越弱,当人们不需要依赖亲缘关系的时候,互相链接的愿望就小了。
03
一个朋友对我说:一年都见不上几面的亲戚能有啥感情呢?他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不熟悉的人身上。
我爸说:“这人忒冷漠,不可交。”
我倒不这么认为。
我始终相信,人类是需要情感依托的。而时代的剧变下,年轻人有自己的情感寄托方式。
秉承农耕文明的父辈们更相信血缘关系胜过后天的社交关系。而在互联网浸润下成长的年轻人更愿意在血缘的基础上,把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筛选指标。
对于三观不合的亲戚,我一般与他们保持客套的距离。
04
我们与父辈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是时代塑造的,没有谁对谁错,谁先进谁落后。
有些人不喜欢走亲戚,无非是不喜欢亲戚问东问西。你也不能全怪他。于亲戚而言,你们平日交流不多,他只能没话找话,聊些家长里短了解你的生活,避免冷场的尴尬。
如果可以,面对亲戚时,我觉得大可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走亲戚时,多说吉祥话,不打辩论赛,避免忌讳的话题(如:离婚、丧偶、孩子不争气)。
其实走亲戚无非是联络感情,形式大于内容,我们要做的是当好吉祥物。见到长辈学会讨巧卖乖;见到平辈彼此尊重,表达思念;见到晚辈,夸一夸,抱一抱、笑一笑……
于我个人而言,我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岁之前一直在农村生活。我的成长中母族亲属一直深度参与,所以我骨子里有很强的血缘情结。
我很幸运的是,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在有生之年,还有那么多亲戚可以走动,而我的下一辈,不是想不想走亲戚的问题,而是近支血亲屈指可数。
我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我尊重我们彼此的不同。
当我回到熟悉的地方串门子,走亲戚,听到那声:“从早上就等着你回来”,好像一年到头,所有的苦累,都被亲情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