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抽检本科毕业论文 混毕业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来源:央广网 | 2021-01-21 11:48:09

1月1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如查实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办法》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学术不端零容忍”应该从本科抓起,但也有本科生叫苦,表示并非所有专业的学习成果都适合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要求本科生科研创新是“强人所难”。

曾在多所高校任职的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专访,深谈对本科阶段“学术不端”的零容忍。

本科毕业应严抓“最后一公里” 大学教育对本科阶段放松太久了

“大学不只是硕士和博士的大学,抓本科才是抓根本。”郑强教授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大学教育“确确实实存在不重视本科教育的现象”,比如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不够重视本科生的毕业环节等。

郑强指出,与硕士、博士不同的是,原则上并不要求本科生取得学位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本科与硕士、博士的教学培养不该有质量之别,只应有程度和深浅之分。因此,对本科生进行论文抽检“是十分必要的”,“学术不端零容忍”确实应该从本科抓起,这才是对本科生的根本爱护。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本科生的要求都太随意了。”郑强认为,以前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学生都觉得只要一脚踏进了大学门,就无论如何都能混毕业,这种倾向是错误的,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时代应该过去了,怎么混都能毕业的时代应该过去了!郑强同时指出,过去中国高校往往“求高不求低”,对SCI论文之类的指标非常重视,但本科教育忽视很多。他认为,毕业阶段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就好比一个工厂的质检环节,“如果次品像正品一样流入市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极大的。”

毕业论文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重视本科教育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标准来评判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郑强表示,大学的专业多元、多样,大四的教育形式也极其丰富,各个层次、不同门类的专业都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只有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才是标准。比如艺术类专业,其专业性就不是靠写,而是靠舞台实践来体现的;一个学机械的同学,如果连机床的基本原理都不知道,那毕业论文写得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呢?郑强认为,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门类,在结合社会需求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创新创业和毕业论文结合是很好的形式。

“面对论文抽检,本科生为什么要‘哆嗦’呢?”郑强认为,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要求学校尽可能严格,而不是叫苦连天的期望学校“放水”。郑强指出,教育部此举虽有助于解决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转变观念才是根本,这取决于大学校长和书记的办学理念、办学高度和办学自觉,应该在大学开展一个本科生毕业教育的学风、教风端正运动,让大学自身有重视本科教育的内在需求和强烈需要,而不是在“压迫”下应付交差。

(记者:王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