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古典音乐是高深而晦涩的。隔着乐理知识、欧洲历史、音乐会礼仪等一座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人们总觉得自己被“高冷”的古典音乐世界拒之门外,就连远距离的观赏似乎都困难重重。
目前的古典音乐科普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科普者们总是将古典音乐崇高化、专业化、复杂化,让古典音乐给大众留下了“很难听、很枯燥、很无聊”的可怕印象,让普通人想亲近而不得。
面对这种状况,古典音乐家段召旭老师反复强调的却是,古典音乐并不“高冷”,古典音乐有着自己的温度,每一个音符都怀着炽热而真挚的情感在跳动。古典音乐大师们也不都是传说中的贫穷、早逝、孤独,他们充满个性,是一个个有趣的灵魂……
日前,段召旭老师做客北京青年报的“青睐·云课堂”,为会员讲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古典音乐课,讲座预告甫一发出便大受欢迎,名额迅速报满。段召旭老师也不负其“最会讲段子的古典钢琴家”的美誉,没有生僻用语,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却让人们对古典音乐有了初步印象,更对古典音乐生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对比播放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对相同主题的描述,会员们也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特点迅速掌握。
一堂课下来,大家感叹时间过得好快,收获满满,而对于“青睐会员”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力,段召旭老师也大加赞赏,“估计这里面有很多发烧友吧,非常专业。”
听古典乐像买药,听流行乐像买饮料,实际上并非如此
段召旭是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是古典音乐权威杂志《爱乐》力荐讲师,历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及文化部钢琴考级评委。从2017年开始,段召旭在“三联中读”开设专栏“古典音乐说明书”,从音乐巨匠对谈,到经典曲目精讲,彻底打破封闭的古典音乐精英圈,让古典音乐变得接地气。作为“三联中读”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古典音乐课超20000读者订阅,返听率高达300%。听众表示经常“听着听着就笑了”,段老师也被称为“最会讲段子的古典钢琴家”。
而对于这个称呼,段老师笑说自己在讲课时并非故意讲段子:“什么都不能刻意,生活中我喜欢轻松一些,对古典音乐研究深了,会觉得这些音乐家很有意思,他们并非是大家想象中刻板的样子,还会有很有趣可爱甚至可笑的时候,我讲的一切段子都基于真实的故事。”
人们为何认为古典音乐“高冷”,会让人望而却步?段老师认为因为人们对古典乐存有很多误区。人们听流行音乐通常是为了娱乐、享受、放松,而听古典音乐,则通常带着学习,受教育的目的。“有人认为,听流行乐就像买饮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买,而听古典乐像买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才能欣赏古典乐,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段老师强调,古典音乐的功能绝对不是板着脸教育人,那些著名的古典音乐家是人不是“神”,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对同行毒舌、对竞争对手冷嘲热讽,并非完人,“以往对古典音乐家的‘造神运动’,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其实是十分不利的。这种做法导致人们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完全没有听流行歌曲那种仿佛邻家男孩女孩在对自己诉说的亲和感,而是在聆听天神圣谕般的教诲,从而使很多人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
段召旭老师表示,古典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除了好听之外,还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微妙细腻、复杂丰富、难以言传的情绪与情感。欣赏古典音乐,我们需要的不是“专家”的指导,而是“知音”的陪伴;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情感”的体验。
情感不会过时,古典音乐也没有过时这一说
对于古典音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它“过时”了。段老师很严厉地否定了这种说法:“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需要时间的积淀,音乐文化也如此,音乐是否过时,主要看他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否过时,同样的道理,有人说古典乐大部分是外国音乐,所以我们不用听。那么要不要听呢?要看它表达的情感是我们也有的、我们也需要的吗?是的话,就没有过时之说,也没有地域之分。”
段老师的新作《有趣的灵魂:段召旭对话古典音乐大师》最近由天喜文化出版,书中设想33位古典音乐大师接受了段召旭一段时间的访谈,访谈对象不仅有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巴赫等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还有勋伯格、梅西安、萨蒂、巴托克等大众不太熟悉的音乐家。段老师说:“虽然他们的生活年代和我们相差两三百年,但是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今天没区别,我写这本书时很感慨,发现很多我以为今天才有的事情、感触,他们早就有了,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这些问题,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就已经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了。看看他们怎么说,就能明白很多事。他们的作品,没有过时这一说。”
流行音乐为什么听着很“带感”
流行音乐为什么容易流行,为什么很“带感”?段老师在现场播放了几首乐曲,他先播放一版流行音乐,再播放一版古典音乐,有趣的是这两版音乐很有渊源,例如段老师播放的S.H.E的《不想长大》,就采用了莫扎特著名的第40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旋律。
第40号交响曲 ,又称《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降E大调(K.543)、g小调(K.550)、C大调“朱庇特”(K.551)],都是在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
事实上,现在的很多流行音乐中都会使用古典元素,甚至直接引用古典音乐的片段,那么为什么古典乐的片段在变成流行乐后,相同的旋律就立刻有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变得“带感”了呢,段老师揭秘说,“其实特别简单,原因就是流行乐里加了鼓点,非常明确的鼓点。”
段老师表示,“流行音乐要用最快的速度打动人,所以会采用节奏感强的鼓点,而且在听觉上会考虑人耳最能接受的音区和力度,著名的《施特劳斯圆舞曲》为什么会被更多人接受,就是因为它的节奏鲜明,可以说节奏鲜明是流行的前提条件,不管多复杂的音乐,哪怕是《马勒交响曲》,你给它加上节奏加上鼓点,都会立刻带感起来。”
在段老师看来,节奏其实是一个人很初级的音乐感知能力,“也就是说刚出生,人就具备了这一能力,流行乐迎合人的听觉能力,而不是去提升你的听觉能力。但是,古典乐的历代作曲家,都在探索听觉的可能性。对于一般人来说,过高音区和过强音量乍一听到并不适应,所以流行音乐不会考虑这一区域,会把音量和音区限制在人耳生来即适应的范围,所以我们对比着听过古典乐和流行乐后,就会觉得流行乐表现什么情感时好像都淡淡的,因为它的音区和力度是在有限范围,让人快速被打动。而古典音乐家则探求的是听觉审美的可能性。比如说,我们开车或在家听流行乐时,不用调音量,但是听交响乐时,有时音量突然变小,你要调大,有时又突然变大,会把你吓得立刻想调低音量。但音乐形态的不同,它们的层次和深度、力度也不同。”
古典音乐表达的感情更丰富
问及哪种音乐表达感情更丰富,更直接?很多人大概会回答是流行乐,觉得古典乐是死板的过时的。但段老师说:“这里有误区。流行乐比古典乐好懂,但并不比古典乐表达感情更丰富。古典乐是纯音乐,没有歌词,甚至有的都没标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感就弱。歌词不是音乐手段,而是文学手段,例如很多流行乐有国语版、粤语版、英文版、日文版等不同版本,歌词也是不同的。事实上流行乐表达的情感并不丰富,大部分表达的是爱情,而且是不太顺利的爱情,相对于古典乐,人们更容易接受流行乐,是因为它的音乐形态相对简单,好理解。”
段老师在现场又以对比的方式播放了很多曲子,例如同样是表现悲伤,流行乐和古典乐是怎样的形态;同样表现失恋时,流行乐和古典乐又是怎样的风格。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显而易见,古典乐的情绪表达更为丰富,更为饱满,张力更强,强度更大。
而这种效果,无疑与两者的音乐表达不同有关。段老师讲述说,古典乐中有很多描绘性的音响,并不是死板的音乐形态。就音乐形态而言,古典乐更丰富些,流行乐则简单一些,在情感表达上也如此。“正如之前所说,流行乐中大量歌曲的主题是不顺利的爱情,最爱听的是谈恋爱的人群。但也有很多人,在结婚生子后,在爱情没有波澜的时候,就不爱听歌了,因为流行乐的情感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不能让他有所感触了。而看透爱情或者说没有爱情追求的人,不代表没有情感需求、审美需求,所以,我强烈建议他们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里可以感受到的情感共鸣是非常丰富的。”
听古典音乐,怎么欣赏都可以
很多人不听古典音乐,是觉得门槛太高,认为听古典乐前先要了解这些古典音乐家,甚至要了解乐理知识,需要正襟危坐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欣赏,其后果就是往往一首都没听完,就已经昏昏欲睡了。
段老师认为,听古典音乐完全不用给自己设置“门槛”,就像听流行乐一样,也不用非要了解词曲作者、了解乐理知识。段老师的建议就是,尽管“听”好了,“怎么欣赏都可以”,“你甚至可以把古典乐设为背景音乐,无需特意去听,而且不用听整个乐章,自己喜欢哪部分就多听好了,不用记这是贝多芬的什么乐章,那是李斯特的什么曲目,不需要知道何为C大调或a小调,就纯粹地去享受,不要抱有任何的负担。欣赏古典乐时你不用想作曲家在表现什么,眼前应该出现什么画面。欣赏音乐没有标准答案,自己脑补画面和情节,彼此想得不一样非常正常,因为每个人的想象力是不同的。”
在段老师看来,这样欣赏下来,古典乐或许就不再那么让你觉得“遥不可及”了。等到对古典乐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希望获取更多知识,此时再去进一步了解,就会觉得很快乐,也更能理解作曲家创作的初衷。所以,欣赏古典音乐的第一步,就是多听,听得多了,就能感受到美,感受到里面的情绪。
段老师说他小时候除了在钢琴键盘上接触西方古典音乐家,对于其人其事多是通过一些普及读物了解的。那些读物的作者大概都有一种“生活充满苦难的人才堪称伟大”的主导思想,因此极尽笔墨去描写作曲家要么在穷困潦倒中坚持创作(如舒伯特、莫扎特、贝多芬),要么与病魔不屈不挠地斗争(如耳聋的贝多芬、双目失明的巴赫和亨德尔、患有肺结核的肖邦、患有精神病的舒曼),这些大师在自身朝不保夕和患病的境遇中还不忘悲天悯人、关怀世人(如纯属杜撰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来历的故事)。很多大师都英年早逝(如31岁去世的舒伯特、35岁去世的莫扎特、38岁去世的门德尔松、39岁去世的肖邦、46岁去世的舒曼),还有很多大师终身未婚(如舒伯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以至于段老师说自己幼小的心灵中甚至建立起了“穷、早死、独身”是伟大作曲家标配的概念。
然而,当他阅读了更多作曲家书信集、作曲家自述等一手资料后,惊讶地发现:不仅有很多大作曲家结了婚、没有早逝,而且实际上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人也根本没有那么穷,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还可以说收入不菲。此外,在形象方面,作曲家们也完全不是普及读物中所塑造的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原来他们也会为了稿酬与出版商讨价还价,;原来他们也追求生活品质而非“安贫乐道的苦行僧”(比如贝多芬,他煮的每颗咖啡豆都要自己精挑细选);原来他们也会对同行毒舌、对竞争对手冷嘲热讽……最重要的是,“在了解了这些之后,非但没有影响这些作曲家在我心中的伟大形象,反而让我在演奏或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感觉更为亲切,觉得这些作曲家更加可爱了。”
也因此,段老师认为,欣赏古典音乐,要体会到作曲家的真实性情,而不是去背诵他们的生卒年月、古典派还是浪漫派。熟记大量的古典音乐知识,却无法真正体会作品,无法体会作曲家的内心,这种古典音乐爱好者是令人遗憾的。
将古典音乐作为职业和作为爱好是不同的。段老师笑说,作为职业的古典音乐人,他们在生活中并不是像爱好者那样,每天凭着心情练习曲目,高兴时弹欢快的,不高兴时弹悲伤的,“我们通常是有任务的练习,就像上学时有老师布置作业,现在则是为音乐会准备曲目,会有各种搭配,根据某个主题设计某个曲目,需要花时间反复练。”
当然,严格枯燥的训练,并不意味着就无趣。真正职业的演奏家,都是对古典音乐热爱了一辈子,越往里钻研越觉得有意思、有兴趣的。段老师认为,“把作曲家的某一作品弹到一千遍,作曲家就会现身和你聊一会儿”的说法,不完全是一个玩笑,“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练琴和演奏经验的人,我可以肯定:在充分弹熟一首作品的过程中,作曲家隐藏在音符背后的情感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你从中感受到的作曲家的性情和人格,常常是更为直接的,并且可能与生活中的他们不尽相同。”
(文/记者 张嘉 供图/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