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公证 公证程序等 108名工人劳务合同纠纷案调解成功
来源:封面新闻 | 2020-06-16 13:50:01

108名原告=108个案子=108个庭审,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一个法官一天安排2个庭审,那么需要在不休假的情况下连续审理54天;如果一个案子需要写1000字的判决书,那么判决书将共计108000字。其间花费的人力、物力需另行计算。这样一算,成本是不是就高得吓人了?对此,成都市双流法院又是如何高效解决的呢?6月10日,双流法院通过市中院的“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了108件案件。

张某等108名原告于2015年8月份受被告某劳务公司聘请,在某建设公司承包的项目工地做工,劳务公司拖欠工资共计130余万元,长达五年之久。原告多次前往区劳动保障局、清欠办及信访局等部门集体信访、讨要欠薪,均未果。无奈之下,108名原告于今年5月陆续诉至双流法院,要求二被告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双流法院受理该108件涉访涉众案件后,迅速启动诉中委托调解机制,由诉非“大超市”内“诉讼与公证联络工作室”的公证人员(特邀调解员)与审判团队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由于当事人人数众多,多年维权依然未拿到欠薪,情绪特别激动,线下组织双方调解极容易发生新的纷争。调解人员决定依托“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先线上“背靠背”沟通思想,寻找到双方平衡点,再让双方连线“面对面”交流。这样既避免双方现场发生新纠纷,又可以让当事人随时随地参与调解过程。

经过近两周的反复线上磋商,原告在调解人员的耐心劝说、指导下,体谅被告确实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主动在金额上作出让步,被告也积极筹措资金,愿意尽快履行到位。双方终于达成基本一致意见,调解人员引导各方进入“和合智解”e调解工作室,宣读调解程序规定,查明案件基础事实后,引导当事人对调解方案进行逐条确认,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至此,该108件多年未决的涉访涉众欠薪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