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了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建设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情况。
截至2月底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突破90% 复产人数达到245.24万人
在新闻发布会上李迎伟介绍,截至2月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突破90%,复产人数达到245.24万人、复产率61.84%;省级重点项目复工开工率达到66.5%;高速公路收费站除施工暂时关闭8个外,均正常通行,物流车辆复工指数达到65.12;500平米以上的商超开业率达到93.8%、500平米以下开业率为61.6%。
在健全机制强统筹方面,省委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增设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都成立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全省迅速构建起了省市县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并从信息报告、问题台帐、工作督导等方面加强调度,强化了配合联动、统筹协调。各地也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密集调研察实情方面,省领导带队密集广泛调研,王国生书记、尹弘省长深入到市县、企业、项目工地,了解复工复产工作进度、特色做法、问题制约,听取政策建议,指导各地各有关方面精准落实复工复产各项要求,有效防控疫情风险,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在制定政策破瓶颈方面,聚焦复工复产中的关键“堵点”,围绕中小微企业发展、援企稳岗、交通运输保障、健康申报证明、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特别是针对当前突出瓶颈制约,2月26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申报证明制度、简化复工复产申报程序、加强口罩保障、强化重点项目带动等政策举措。
在协同发力解难题方面,比如针对用工问题,梳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清单,集中组织“点对点”输送农民工,有效缓解了三全、富士康、长垣医疗耗材等重点企业用工难题。截至2月29日,全省外出务工总数达到667.99万人、占节前返乡总人数的42.28%,其中省外305.26万人、省内362.73万人。针对资金问题,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向52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91笔优惠利率贷款25.637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4%,协调国开行省分行向市县应急贷款授信接近50亿元。针对能源保障问题,强化煤炭产供销动态监测,加强电力运行调度,提早预防复工复产后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目前骨干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已经超过去年日均产量,能源供应平稳有序。针对产业链协同问题,协调重点企业上下游同步复工复产,保障了原辅材料正常生产供应。
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复工复产工作精准度。通过企业电力大数据监测复工率和达产率,增强了数据的精准性;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全省2万多辆货车运输时长里程,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物流复工指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作为典型经验印发各地交流推广,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借鉴应用到了全国物流指数监测工作。
有序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
李迎伟表示,尽管随着各地各部门抓复工复产的力度持续增强、政策不断完善,运输、用工等矛盾正在有效缓解,但由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二者之间的责任约束不对等、工作力度不均衡,复工复产仍然面临不少制约,突出反映在“两紧两难”:即口罩等防护物资尤为紧缺、企业用工短期较为紧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困难、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加快打通各个环节“堵点”,有序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五个着力”。一是着力提升口罩保障供应能力。综合运用设备购置奖励、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等手段,一手抓挖潜,一手抓新建,加快扩大口罩产能,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需要。
二是着力解除返岗人员的不合理限制。缩小作战单元,在加强社区和企业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便利人员流动,强化健康申报证明制度落实,扩大省际互认范围,解决人员在家、到岗“两头重复隔离”问题。
三是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立即开工一批、如期建成一批、加快前期一批、提前谋划一批,集中配置要素资源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四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协同复工。组织各地以省辖市为单位,梳理本地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关联配套企业清单,建立市县政府领导为“链长”的推进机制,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五是着力指导个体工商户恢复正常营业。及时引导个体工商户分类分批、安全有序恢复营业,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总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我们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服务落实,确保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抓细抓实抓到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顶压前行攻坚战“两场硬仗”。(记者 阮海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