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冲刺、急停、转身、变向变速、突破过人,银球飞舞、纵身一跃,银球穿越“蛤蚌”阻挡,被兜入“抄网”,看似是篮球比赛,然而却神似形不似。这正是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珍珠球。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由满族人民采集珍珠的生产劳动中逐渐演变而来。
本为进贡生,却为乐趣长
珍珠球运动起源于满清入主中原后,当时的统治者要求乌拉总管衙门(乌拉地区)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地粒大、色美、品质好的特产——珍珠,因此每年深秋珠轩达(领头的采珠人)便会带领牲丁(采珠人)在河中采蛤蚌、取珍珠。在采珠的过程中,各珠轩达之间有竞技之意,往往互相之间进行比赛,珠轩达手下的牲丁为了求快,会站在船上将蛤蚌扔到岸上牲丁的筐里,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扔蛤蚌的体育活动。之后,这项活动进一步发展演化,满族人民在狩猎、打渔、采珍珠之余,在陆地上会以绣球代替蛤蚌,互相投掷到对方的鱼篓中,为了表示深水采蛤蚌的艰难,他们还设置了“蛤蚌精”的角色来阻挠采珍珠之人。
千回百转登舞台,历届英雄展风采
珍珠球自1644年满族入关定都北京以来,其作为民间游戏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不过在民国时期,由于历史变革,这些民族运动早已失传。尽管如此,为了发扬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大批专业学者和研究者不遗余力展开对珍珠球运动的发掘整理和规则制定。在1986年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首次亮相。1988年北京举办了首届珍珠球邀请赛,并正式命名为“珍珠球”。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为了适应现代化体育运动发展的潮流,2007年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对珍珠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使得该项目的开展更趋于规范、更加完善,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其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2008年6月,满族珍珠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规则越规范,现场越好看
早期珍珠球运动的相关规则现已无从考证了,现代珍珠球运动是经过加工整理形成的对抗性、竞争性和趣味性极强的球类运动。它参照了篮球运动的场地与规则,其比赛场地为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平整场地。球场分为5个区,各场区用颜色显示,水区为海蓝色,限制区与隔离区均为红色,封锁区与得分区均为黄色。
水区内双方各有四名运动员负责进攻或防守,进攻者向站在本队得分区内的持抄网队员投球得分,可向任何方向传、拍、滚、运“珍珠”,而防守者则阻止对方获球并得分。
珍珠球的“网”是由每队一名持抄网队员控制的。这位持抄网的队员可在得分区活动,并用网试图“采”到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每抄中一球得1分。同时,珍珠球对于持网队员身高也有限制:女队员身高不得超过1米90,男队员身高不得超过1米95。
除了身高限制外,想要抄中也没那么轻松,因为封锁区内还有两名持蛤蚌(球拍)的对方队员像“蛤蚌”一样护着珍珠不让网捞。通过封、挡、夹、按等动作,“蛤蚌”必须阻挡进攻队员向得分区投球。
珍珠球看起来很像是一场7人篮球赛,不过与打篮球不同,把珍珠球投入自己队的持网人网里才算得分。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15分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者方为胜队。由于它的篮网是可以移动的,场上队员通过向队中抄网手中的篮网投球得分来争取胜利。因此,珍珠球也被称为“移动的篮球”。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比赛将于2019年9月8日—9月16日在郑州师范学院举行,各个参赛小组第一阶段将采用分组循环赛,第二阶段由各组优胜名次共8个队采用淘汰赛决出第1名、第2名、两个并列第3名和四个并列第5名。
珍珠球是所有赛事中历时最久的项目,既有着熟悉的篮球味道,能让观众较快看懂比赛,又别具一格充满民族特色,拥有独特的历史故事,实为本届运动场上一颗亮眼的“珍珠”。(记者 陈伟然/文 段晋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