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亦流行 汉服从穿越到日常 以美感、方便为先
来源:广州日报 | 2019-04-11 08:22:03

在广东时装周上,汉服时装秀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现代汉服在细节设计上更注重美观。

对”美“的追求,是年轻人爱上汉服的主要原因。

汉服的基本制式是固定的,规矩很多。如何在限制下设计出有想法的作品,这很考验设计师能力。

近来,“汉服潮”席卷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汉服群体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而在汉服群体的“井喷式”发展过程中,汉服设计也由复原、模仿逐步走向创新,汉服从宛如“穿越”的款式不断趋于日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汉服出入写字楼、骑自行车甚至踩着滑板“来去如风”,挤上广州地铁三号线看似也不成问题,路人的眼神也早已由惊奇变得习以为常。

现代汉服设计:渐趋日常

三四月里的广州,花开正浓,在熙熙攘攘的赏花游人里,总能发现不少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在满枝花团下轻摇罗扇的姿态,仿佛穿越了千年。“目前,在街头、抖音上看到最多的汉服风格就是‘飘逸’,卖得最好的也是这种风格。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小时候都喜欢看神仙故事,女孩子肯定都披着床单模仿过白衣飘飘的仙女。”广州双玉瓯汉服品牌负责人唐糖向记者解释。

“现代汉服和古代汉服最大的不同之处:从功能性到审美性的转变。古时候的汉服是所有人都在穿的衣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山砍柴、下海捕鱼都有专门的汉服,它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但是现代社会,你去从事专业性高的活动是不会穿着汉服的,比如男生穿一件普通劳动人民穿的短褐,别人就以为你在扮演店小二,十分尴尬。现在人们喜欢的大多是古时候书生小姐的款式,怎么飘逸怎么来,有人说这在日常生活中‘不方便’,但其实它原本就不是劳动时穿的款式。”唐糖告诉记者。据介绍,不少客户刚“入坑”买第一套汉服都要买与众不同的款式,大多会选择华丽的款式,但如果再穿两三年,衣柜里面可能绝大部分都是常服,慢慢回归生活。“汉服越往后发展,新奇感过了以后,就会越来越融入生活。”她说。

广东汉服在设计、面料、生产上都有优势

“目前在节假日或者是景区看到汉服的几率都非常高,好多从没穿过汉服的人,也会偶尔穿一穿。”唐糖对广东地区较高的汉服接受度表示欣慰,“我们当时创立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简称“广汉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穿着汉服走在街上,没有异样的眼光。

记者了解到,像“广汉会”这种自发的民间组织在广州并不在少数,而且大多并非出于盈利目的。唐糖告诉记者,“我们2006年创立广汉会,就是自发的草根组织,完全出于‘梦想和爱’,摸索着去建立整个架构。广汉会2014年在广州市民政局拿到社会团体注册的执照。十多年过去,广汉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告诉记者:“广汉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公益的组织,从事很多公益活动。社会需要这样一群人存在。而对汉文化‘美感’的追寻,也是汉服爱好者当下生存、未来发展的最大价值之一。”

记者了解到,近来广州各个汉服品牌都在为西安举办的“中国华服日”而忙碌,这个刚启动不久的节日与“西塘汉服文化周”都是汉服界的年度重要文化活动。

那么,广东汉服在发展上有哪些优势呢?唐糖表示,首先广东地区是面料集中地,比如顺德特产“香云纱”,服装设计生产有一条完整生产线,利于推广;其次广东买家对汉服设计的心态往往更加包容、审美水平也更高,在不少地区对汉服的认知仍处于“夸张”戏剧化水平的时候,广东地区汉服买家已经更偏好日常实用的款式,这无疑有益于汉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小众亦流行,未来更可期

记者采访了一位“95后”汉服爱好者“南樱”,是什么让她迷上了汉服?她分享到,古装剧梦幻的画面和神话故事的吸引力,使她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渴望穿上漂亮的服饰,直到大学接触汉服便毫不犹豫地“跳入坑中”。汉服集古风的仙气与传统古典的内敛大方于一体,可朴实可飘然,个性、审美的独特都能在其中体现,“当穿上汉服的那一刻,青春记忆和仗剑天涯侠骨柔情的梦想一下子涌出。”她说。可以看出,身披汉服对于现代社会年轻人来说,更多是出于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饶原生指出,汉服发展对传统礼仪、传统文学、传统民俗都有推动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汉服尚不能较多地融入现代生活,还是相对小众的。平日里说的‘正装出席’,西装或者中山装都属于正装,但汉服还没有得到认可。”同时,饶原生告诉记者,比起传统汉服,他更喜欢“不像汉服的汉服”,即汉元素服装,“汉服设计可以不那么拘泥‘复原传统’,要传承肯定要创新,一创新就被说‘不行’,那汉服很难得到推广。”

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唐糖充满信心。“随着汉服发展,日常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汉服有一个小的井喷式增长,从去年开始,就有各种圈外的资金进入汉服圈内做汉服或者周边产品,所以很多人看好这个新兴产业。以前没有商业支持我们都发展起来了,更何况是现在呢?”她说。

不拘泥于“复原”,以美感、方便为先

记者了解到,飘逸的“华丽派”款式并非所有人的心头好。有人钟爱“日常款”质朴简单,平常逛街上班也方便。据了解,除了“日常派”和“华丽派”,汉服圈还有“古墓派”一说,即汉服制作必须严格按照出土实物,不能有任何改变。唐糖表示,这是违背文物研究“基本法”的,只依据单品来判断很片面,而且文物修复也需要想象,展出的文物未必就是原来的样子。她认为,设计时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就够了,像采用平面剪裁、保留交领右衽及其他具备文化意义的元素,如象征“中正平直”的后中缝等。

那么现代汉服在设计上有哪些巧思呢?唐糖向记者举了不少例子。“比如明朝时因为天气冷,袄子的交领做得很高,包住整个脖子。”她打趣说,“真照搬过来我才不会穿呢,所以为了更好看,我们只能把交领做浅。”同样以明袄为例,传统明朝的袄子基本上都有白色护领,据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宫女护领》记载:“宫女衣皆以纸为护领。一日一换,欲其洁也。”说明护领是用来保护衣领的,并且可拆卸。如今没有人再去拆换护领,但不少设计师在制作明袄时还是保留了这个元素,直接将护领缝在衣领上。“有设计师会把护领元素做得窄一些,或者改变它的颜色,让上衣的颜色搭配更和谐。”记者在工作室现场看到,其他的细节设计比如将直裾的鱼尾变得更长以修饰人体、将袄子的系带内外层做成黄蓝两个不同颜色等,都是出于“更好看”这个单纯直接原因。

现代汉服更注重审美功能,设计师在设计上多围绕视觉效果进行修正。但注重视觉效果与贴近日常生活并不矛盾,把汉服改得更实用的设计也不少,例如在袖子里设计一个“暗袋”,以便于现代人装手机。唐糖介绍,将“美丽”与“实用”结合起来,做得最好的是现代宋裤。传统宋裤是两层,内层开裆,外层开衩,两层穿上后再将腰带束在粗裤头上,如厕时就必须解带更衣。因为实在太过麻烦,设计师就将两层合为一层,在两侧开衩,既保留传统宋裤走路生风外层飞荡的神韵,又解决如厕不便的问题。

那么,穿汉服能否自如地骑自行车呢?唐糖笑道,又要有“书生小姐”的端庄又要“骑马打仗”,这怎么可能呢?“你要么就将裙长裁短变为汉元素,要么就接受短褐类汉服。”但是这种需求也未必不能被折中满足,记者了解到,“圆领袍”就是相当方便的汉服制式,外袍加上裤子的形式,便于骑车、跑步、雨天出行。且圆领袍较为大方美观,敞开时形似风衣,也可搭配日常时装,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记者观察

饶原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一个观点,年轻人穿汉服时可能没有太多想法,但他们的“感兴趣”最起码让汉服充满活力。从暗中摸索到天光破晓又到旭日东升,十几年的汉服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审美具有写意的特点,而飘逸的汉服就是这种审美外化的、具象的体现。

目前汉服仍处于一个增长期,应该鼓励更多年轻人去尝试穿汉服,确保汉服的魅力、活力,穿出汉服的气质、味道,“回头率”会更高。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年轻人对汉服的爱是“想触碰又缩回的手”,原因在于对汉服不够了解,望而却步。事实上,古代汉服的审美、形制往往局限于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状态,但是现代社会应该在保证基本形制的同时,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包容汉服合理的设计改造。(文/陈馨、刘桐桐图/邱伟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