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楼下就有免费胶囊宾馆 河南一医院创举引热议
来源:大河报 | 2018-11-19 14:51:56

该医院外科ICU患者家属可向护士长申请免费入住胶囊宾馆,用取电卡就能使用舱内设施。

该医院胶囊宾馆卫生由专门的后勤服务人员负责

该医院胶囊宾馆的舱位共有10个,与外科ICU床位数一致。

该医院胶囊宾馆内照明、通风、消防、电源等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有呼叫终端,可与二楼外科ICU的护士和医生通话。

11月1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报道的《洛阳一医院内现免费胶囊宾馆》新闻发出后,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热切关注,截至18日20时,网络点击量近200万次。为患者家属免费提供胶囊宾馆是河科大一附院的创新做法,是否属全国首创?采访中,国内尤其是省内其他医院未发现此类设施,社会学专家称,在我国,医院如何安置患者家属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机制并进行政策引导,或许能够带来一场“医院患者家属安置”的创新。

现场:“它给了我心理上的安慰”

拉开窗帘,来自新安县的韩女士探身离开了胶囊宾馆。她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她已来河科大一附院照顾父亲将近20天,一直住在医院免费提供的胶囊宾馆里。“住在这里给了我心理上的安慰。”韩女士说,自己挂念父亲的病情,精神压力大、体力消耗得也很快,住进胶囊宾馆后,她感觉精神好了许多。“第一次住进这样的休息室,还是免费的,让人非常欣慰。”她说。

记者在河科大一附院外科楼一楼的家属休息室看到,这间休息室面积大约30平方米,二楼就是外科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和医院手术室所在地。休息室内有10个类似于“太空舱”样子的胶囊宾馆,分为上下两层,每层5个床位,外部有爬梯。舱内每个床位约1米宽、2米长、1米高。每个胶囊舱位能躺下一个人,高度可以满足直身坐起。虽然内部空间小,但是舱内大面积的镜子与柔和的灯光营造出宽敞的感受。而每个舱内都有独立的顶灯、镜前灯、换气扇、灭火器,还有电源插口和USB插口以及呼叫终端,它们都被安置在一个控制面板上。胶囊舱位内的光源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控制,不过开启胶囊宾馆内的相关设备需要一张院方提供的取电卡。

据悉,每个胶囊舱位还配备有呼叫终端,可以直接与二楼的外科ICU对话,随时能够听见护士和医生的通知。休息室的另一边是一排柜子,对应一个胶囊舱位,方便患者家属存放物品。据外科ICU副护士长鲁欣介绍,凡是正在外科ICU治疗的病人家属都可以免费申请入住这个胶囊宾馆,院方会发给家属一张胶囊舱位的取电卡和一把柜子钥匙。她表示,如果病患离开外科ICU后,家属要尽快搬出胶囊宾馆,以方便后续患者家属使用,因为外科ICU有10张病床,与胶囊宾馆的10个舱位相匹配。

初衷:让患者家属不必太辛苦

11月16日,记者对河科大一附院为外科ICU患者家属免费提供胶囊宾馆进行了直播,超过百万名网友进行了观看,收到数千条评论反馈,网友们一致盛赞医院的贴心,同时也对胶囊宾馆的卫生和消防工作提出疑问。

对此,全程参与此事的河科大一附属医院质控办主任齐祥银告诉记者:“设立胶囊宾馆休息室,主要是从患者需求出发。”他说,由于ICU病房的特殊性,不允许家属随时陪护,患者家属常常不放心,总是守在ICU门外,而一些从外地来的患者家属为了节省开支,经常晚上在ICU病房外的走廊里打地铺,患者家属辛苦不必说,还容易对走廊造成拥堵,非常不安全。

聊起网友的好评,河科大一附院副院长郝晓伟称,由于外科楼的设计较早,没有预期到医院病患的增长速度,再加上ICU病区不能让家属随时探望,造成了患者家属在ICU病房外长时间等候,特别是打地铺等候的情况。郝晓伟说,医院为改善患者家属的就医感受,曾在二楼外科ICU病区外增加了很多柜子,让陪护家属们放置被褥和个人用品。但是由于公共空间有限,加上经常是一个病患两个家属,公共空间的拥挤没有得到彻底改观。

针对很多网友希望将该院胶囊宾馆的做法在全院乃至全国推广的想法,郝晓伟直言,提高对病患的服务水平是他们医院一贯的追求,但是这个项目推广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他科室病区外很难找到合适面积的公共空间去安置胶囊宾馆。“当初,为了安置这个胶囊宾馆,我们拆掉了一楼大厅的长条座椅和墙上的宣传大屏,才凑出了足够空间。”郝晓伟说。

管理:专人打扫卫生,每间舱位都有灭火器

“胶囊宾馆的卫生由专门的后勤服务人员进行打扫,我们也是想把好事做好!”齐祥银对记者说。当记者问到他们是否了解国内其他医院提供有类似的胶囊宾馆时,他很坚定地对记者表示,“我们当时只是想给患者家属提供一个好点的陪护环境,根本没有考虑这是不是首家医院内的胶囊宾馆,更没想到会这么火。”

据齐祥银介绍,当时他提出为ICU患者提供胶囊宾馆时,在医院的管理会议上得到了院领导的一致支持。“院领导们经常走访ICU病区,他们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胶囊宾馆的可行性获得了他们的一致支持。”齐祥银说医院同仁都很理解ICU病患家属的辛苦,愿意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感受。购置胶囊宾馆和柜子、桌椅、电视机,打隔间、改造、粉刷、安装监控这些工作都进展得很快。齐祥银说,购买胶囊宾馆的费用有4万多元,而其他方面的花费也有4万多元,总共花了8万多元的改造费用。

记者了解到,对于胶囊宾馆的建设,医院提前和涧西区消防部门进行了沟通,确保不会影响到大楼的整体消防安全。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消防领域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表示胶囊宾馆属于新生事物,法规对其并没有相关明确规定。同时记者也看到,在该院胶囊宾馆每个舱位中均配备有灭火器和烟雾感应器,如果有人在舱内抽烟即可引起报警。

现状:国内ICU病房家属安置缺少统一管理

国内医院ICU病房外患者家属打地铺的现象十分常见。记者从相关资料得知,在北京一家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的ICU,家属几乎都睡在医院的走廊里,有的就在椅子上过夜,很难租到有限的简易床。记者又联系了北京的另外一家医院,该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ICU病房外的患者家属也是打地铺,“没办法,患者太多了,相应的患者家属的数量也很多,病房都住得满满的,医院哪有地方安置患者家属?”

随后,记者联系了省内的一家知名医院,该医院的ICU属于分级诊疗,有重症监护室、次重症监护室和重症康复室,而对患者家属同样没有具体的安排措施,打地铺者居多。

11月17日,记者在洛龙区的一家专科医院了解到,该医院的ICU病房一共有30个床位,当天住了18名患者,而对患者家属并没有专门的休息床位,而是设立了一个空房间作为患者家属的休息区,休息区里并没有床位,家属都是利用医院提供的防潮垫打地铺。“我们都是县里来的,没办法每天都回家,家人住在ICU,一天一两千元医药费,打地铺也是为了省钱。”一名患者家属说。

记者又来到洛阳市洛龙区的另一家医院,在该医院的外科ICU病房外看到,有四五十名患者家属都在休息区的椅子上坐着,脸上写满了疲惫。据该ICU病房的一名护士介绍,这个外科ICU病房有将近30张床位,而因为病房的特殊性,要求患者家属24小时在病房外等待,随时会把病人的新病情告知家属,也会随时通知家属办理准备抢救、转科室、缴费等相关手续。记者看到,这个ICU病房外并没有配备相应的患者家属休息室,而是依托电梯间和楼梯间设置了一个开阔的患者家属休息区,医院会为患者家属提供休息床位,但是远远不能达到和ICU床位的1∶1配比,大多数患者家属还是自带被褥打地铺。“患者家属太多了,目前只能打地铺,不过医院为患者家属提供了柜子可以用来放被褥。”这名护士说。

专家:群众对医院陪护需求迫切

“胶囊宾馆事件表明医院家属陪护问题已经到了亟须解决的关口。”采访中,洛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者安锋说。

此外,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他说,医院在ICU病房外设置胶囊宾馆是个好事,体现出医院对医患家属的人文关怀,也有利于重症患者的康复。张明锁说,现代医学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种属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水平来理解和防治疾病,重症病人的康复也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进了重症监护室,更需要医院的精心护理和家属的关怀,但是由于病房的特殊性,家属无法随时陪护。对患者家属来说,亲人患病本身就备受煎熬,如果休息不好,也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这是让患者家属得到妥善安置的做法,为这家医院点赞。”他说。

张明锁说,建立医院ICU患者家属管理机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有些医院的病房楼在建设时没有规划家属休息设施,也是情有可原的,建议医院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方便,从环境对人的影响上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

安锋则表示:“洛阳这家医院出现这种经济实惠的举措,是医院以患者为本的表现,体现了医院的医者仁心。这家医院确实值得支持,希望更多医院去效仿推广,真正替群众考虑。”

呼吁:医院应尽快建立管理机制

张明锁教授说,在国外,例如美国梅奥医院,各种设施齐全,人口又少,护理基本上是医护人员的事。而我国人口较多,尤其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患者数量更多,人均的空间自然就少,所以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但是,考虑ICU的特殊性,医院还是应该全面考虑对患者家属的妥善安置,包括硬件设施和管理机制。

安锋认为,以胶囊宾馆事件为契机,在医疗行业可能会带来一场创新,医院甚至整个行业都要深度思考群众对医院陪护条件的需求。他说,有些医院推出了陪护条件优越的家庭病房,但是收费高、数量少,只能小众推广,普通群众几乎不会选择,而免费胶囊宾馆的做法是实惠亲民之举。

“整个医疗行业缺少陪护标准,其他医院应该及时跟进,尽快建立家属陪护管理机制。”安锋说,倡导医院建立这样的服务标准和行业管理条例,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比如从用房和资金方面应该有所优惠和支持,鼓励医院完成这项创新。

热点释疑

消防

●确保不会影响到该医院大楼的整体消防安全

●该医院胶囊宾馆每个舱位中均配备有灭火器和烟雾感应器

卫生

●由该医院专门的后勤服务人员负责打扫

网友热议

@众里寻他而不得:当你体验过在医院陪床,就会非常感谢这个创新。我住院时在普通病房,第二天一大早的手术,家人怕医生会过来签字,晚上就在医院陪床,睡在病房里的躺椅上。

@Mr韶山7E:良心医院,为医院的管理层点赞。

@手机用户007:作为一个在ICU外打地铺两个月的患者家属,深深理解这是个多么功德无量的举措。

@拾光1502:我现在就是躺在ICU外的椅子上看这则新闻的。

@融不掉的雪疙瘩:如果有配套厨房就好了,哪怕是公用厨房也行。有家属住院照顾起来真的太难了,病人的饭菜要有营养还要忌口,光用餐住宿就是一大笔支出。

@清酒一杯:我父亲住院时,医院没有陪护床,只有一把椅子,家属根本没法睡,而且医院保安还不让家属自带简易床,也不许打地铺。家属晚上都是和病人挤一张床睡。

他山之石

中国香港:患者全由医院治疗及护理

香港公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很高,技术也更新非常快,并且有先进的检查和手术设备,因此患者入院治疗会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及人性化的护理,住院期间不需要家人陪护,全由医院治疗及护理。但是香港的患者在住院排期(急诊患者除外)、手术排期、检查排期及专科门诊排期上等候的时间较长。这主要是因为公立医院由政府拨款,每年受益的患者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再加上香港公立医院医生收入是年薪制,因此他们更注重医疗安全和质量,不盲目追求数量,造成香港公立医院看病难的问题。香港的私家医院和诊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

美国:博士护士也要为病人取送便器

在美国,患者住院家人是不用陪床照顾的,也不要额外花钱请人陪护,因为几乎所有治疗和护理均由医生、护士完成。医生的工作忙得很,平均一个医生要管八九个病人,甚至更多。护士的工作强度非常大,除了要配合医生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还得承担为病人洗澡、换衣服之类的琐碎工作,即使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护士,也要为病人取送便器。

日本:医院配餐也属医保范畴

在日本,家属的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探视时间来探视即可。患者从治疗到衣食起居全都由医生和护士负责。那么,家属不在,护士真的会认真护理吗?这是不用担心的,医院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饮食:日本的医院都是配餐,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制定饮食。饮食属于治疗的一个环节,日本的饮食治疗属于医保范畴,与药同样,国家负担大部分,病人负担少部分。吃饭时间,医院食堂会将患者饭菜用一个电动车推来,每一个病人的饭菜都附有标签,包括名称、饭菜量、热量等都有标注。这个饭车每层都有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盘子、碗、杯子等都是相对应的。不能自己吃饭的,护士负责喂饭。饭后一定要刷牙,不能自己刷牙的,护士负责给刷牙。

排泄:不能自己上厕所的患者,护士帮助大小便。手术后不能动的,卧床不起的患者,都穿有尿不湿,护士负责更换、擦洗。每个病床前都有呼叫按钮,护士随叫随到。护士还定时巡视,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

洗澡:能自己洗澡的患者,任何时间都可以洗澡。不能自理的患者,每星期洗澡两次,由两名护士负责。

据《健康时报》等

精彩推荐